第119页
桑语看见了,但当作没看见,而诚哥儿和林黛玉对视一眼,也移开了视线。 不着急,反正谚哥儿今天吃多了甜的,姐姐明日一定会找借口让他吃不了糖糕。 倒是这个新来的林妹妹果真聪慧,夹给谚哥儿的都是带甜味,但又不会过分甜腻的。 晚餐就在和谐中过去,第二天一早,谚哥儿用完早饭过后,还哒哒哒跑去了林黛玉的院子,给需要他照顾的林姐姐布置任务去了。 通常都是桑语交代他,今天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现在轮到他了。 林黛玉是早睡早起的典范,因为不用给长辈请安,她醒了后就在窗前看书。 见到谚哥儿进来,林黛玉就想到了昨晚的趣事,忍不住露出笑意。 诚哥儿要和谚哥儿一起去上课,也跟过来了,不过他站在院子里,没有进林黛玉的闺房。 但窗户打开,让他也看到了屋里的情形,不由为蠢弟弟叹息。 什么写五张大字,背诵《弟子规》第9页,林姑娘早就会背了好吗。 昨日饭后,两人交流了一下读书的进度,诚哥儿赫然发现,自己居然比林姑娘还差点,要知道他可比林妹妹还大一个月。 不行! 不服输的诚哥儿一下子燃起了斗志,一定要超过林妹妹。 林黛玉不是争强好胜的人,因此她答应了。 论读书,她也是不输人的。 为表公平,诚哥儿诚心拜托了桑语,让她给林黛玉上课。谁让他现在有范先生教导,而林黛玉只能自学呢。 在他看来,姐姐的学问不比先生差,所以两人的比试还是公平的。 对于这样的良性竞争,桑语乐见其成,答应了下午没事给林黛玉上课。 经过昨天的一番交谈,林黛玉也知道桑语的学问好,见识广,也愿意跟着学。 两人隔着窗子对视一眼,眼中满满是斗志。 随后的一段时间,因为林黛玉在这里,也因为桑家族人的存在,桑语并没有去瑞王的园子居住,只偶尔过去看看他。 瑞王一如既往地忙,要不是桑语强制要求,他恨不得晚上不睡觉。 但这样的忙碌是有效果的,至少西北那边,已经规划好了开垦的土地,很快第一波搜罗来的土豆种子就要种下去了。 没有意外的话,只等着收获了。 他们重金聘请了那些种过土豆的人过来指导,有他们在,再加上桑语方子里提到的,预防土豆生病的方法,基本不会有意外。 朝廷又派了擅长农事的官员过去督促,这件事在瑞王这里,就可以暂时放下了。 他现在需要操心的,是有关于出海的各项准备,以及太子那边需要的支援。 太子到达沿海已经好几个月了,也差不多摸清楚那边的情况,他现在要做的事,就是组建人手,把那些海盗和倭寇一网打尽,一统海上势力,简称黑吃黑。 等这波弄完,再把这些人转变成海军,就是朝廷诏安了,而不是朝廷穷兵黩武,会省下很多麻烦。 太子需要的人手,只能在当地招揽,其一是他们擅长,其二是冲着黑吃黑去的,当然不能从京城调人,甚至不能和当地官府合作。 当然了,太子也不是真的独身一人,在他出发之前,就有一百多精锐因为各种名义去了那边,他们既是太子的护卫,也是他第一批人手。 但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钱粮,以及海船,而这些是需要瑞王准备的。 朝堂上,新帝已经试探着说了开海禁的事,引来大臣群起反对,尤其是那些御史们。 不得不说,御史是年宴事件中损失最少的一部官员,他们大多数人不仅清廉,也没怎么参与过党争。 这也不奇怪,御史说到底就是找茬的,嘴臭不说,笔杆子还硬,一言不合就怼天怼地,上皇那么强硬的人,有时候也拿他们没办法。 你要杀他,他把这当荣耀,指望着青史留名呢。不杀吧,那是往死里作,之前好容易安静了一会儿,不敢弹劾瑞王,怕刺激到身体不好的上皇。 现在好不容易逮到机会,那是一天三次地上折子,从祖宗家法,谈到朝廷法度,从沿海百姓的安危,谈到海盗和倭寇的累累罪行,反正就一句话,坚决不同意开海禁。 开了就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百姓,对不起他的皇帝之位。 有人甚至还给养病中的上皇上折子,让他劝劝新帝,不要仗着年轻,一味任性行事。 没错,就是任性,现在所有大臣都觉得,皇家人真TM任性,上皇是这样,太子是这样,瑞王也是如此。 那么新帝会例外吗? 当然不,要知道新帝以前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因为一些原因,得罪了很多大臣,不管不顾地要追讨回欠款,也不顾大局,一定要惩治一个来大周的使节。 就因为他在大周杀了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乞丐! 这事,御史们没觉得四皇子做的不对,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那使节既然敢在他们大周杀人,就必须承担后果。 所以还是皇子时,四皇子被很多御史喜欢,认为他刚正不阿。 可现在他是皇帝,就不能像在当时一样任性,得顾全大局,他们很怕四皇子变成太子那样,不管不顾就杀人。也怕他和康王一样,变得阴狠暴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