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空间:大佬她在七零年代做团宠在线阅读 - 第12页

第12页

    “行,这刚好也是我要说的。”安红豆道。

    沈相知这才松了口气。

    离婚的事情他倒是没有想过,就他这如今的情况,要是再弄出离婚的事情,还不知道被人怎么攻击呢。

    左右他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结婚,结婚也算是意料之外的事儿,只要对方别太作,大家各过各的生活,他也不是不能忍受。

    他这人自幼就比较独怪,就算是亲生父母,也不喜欢他们干预自己的生活。

    到底他占了人家的身子,就算这身子丑了点,难以忍受了点,但是这种事情,怎么都是女方吃亏一些。

    安红兵进来的时候,两个人的谈话都已经结束。

    安红豆站起来,对着依旧在病床上躺着的沈相知道:“你腿脚不便,我去问问医生有没有轮椅之类的代步工具。”

    医院还真有两个简易轮椅,但是只能在医院使用,不外借。

    安红豆身上也没钱,摸索了一番,从空间里拿出十个鸡蛋。

    如今不允许私人买卖,但是乡下却可以以物换物,鸡蛋就成了硬通货,

    而且这时候的人大多都还非常淳朴,医生也丝毫没有担心她会把轮椅推走不还回来。

    回到病房内,安红豆看了眼躺在病床上的沈相知,挑了挑眉问,“用我抱你?”

    安红兵就在一旁,听闻此言,不自在地咳了几下,提醒自家妹妹收敛一点。

    安红豆转头一看他,安红兵瞬间没了声。

    无声的咽了口唾沫,他尴尬道:“那个啥,我先出去,你们小两口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吧。”

    说完,他逃也似的跑了出去,同时还不由得感叹自家妹妹也太虎了。

    就在这陪护的不长时间里,他面对沈知青那张冷脸都不敢说话,红豆这小妮子还敢开这样的玩笑,不知道该不该夸她一句胆大。

    不知道安红豆是不是在开玩笑,沈相知还是黑了脸。

    “不用,你扶我就好。”他只是伤了一条腿,还没残废。

    不过,安红豆还真不愧是青山村一霸,中午刚发生那样的事情,连他这个大男人都还挺不自在的,她一个女人反倒比他还要洒脱。

    细想两人之间的事情,除了在性别上自己占了优势,其他的还真没半点占便宜的。

    反倒是这黑胖丫头,能嫁给他,怕是半夜都要笑醒了。

    还真不是沈相知自恋,哪怕看在别人眼中,这事儿怎么都是安红豆占了便宜。

    安红豆的确是一时嘴贱出言调戏一句,但看沈相知黑了脸,她也没说其他,过去扶着他从病床上下来,坐在了轮椅上。

    安红豆推着他就出了医院。

    安红兵从拐角处露出脑袋,看着这一幕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还一直担心沈知青不愿意娶自家妹妹呢,如今倒是可以放下心来了。

    七三年来打结婚证的人还真不多,传统的都是办个婚礼,在别人眼中就已经是合法夫妻了。

    万安镇也没个正经办理这些的地方,就在公安局旁边开了个窗口办公。

    安红豆推着沈相知问清楚了路之后,踩着夕阳的余晖到达这里。

    工作人员已经收拾东西准备下班,见又有人来,公式公话的开始询问。

    等问完之后,安红豆才猛然想起,“对哦,打结婚证好像是得需要户口的,我得倒是带了,你带了吗?”

    沈相知皱着眉头提醒她,“我来镇上是看腿的。”又不是开始就打算结婚。

    第11章 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闻言,安红豆叹了口气,“看来今天是注定办不成事儿了,算了,先回去吧,人家也要下班了。”

    就是可惜了她这紧赶慢赶的,终究还是差点儿运气。

    沈相知从来不是一个拖沓的人,既然答应了要结婚,就没想过会反悔。

    而且,他的情况与旁的知青不同,户口并不在这里,就算今日回去了,明日再来依旧没有户口。

    而这边的事情已经捅出去了,不早点落实,就像是个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呢。

    想着,沈相知客气的问工作人员,“你好,我想用一下你们的电话,可以吗?我可以付电话费。”

    沈相知长得好看,语气虽然冷淡却也知理,工作人员又是一位大姐,就算仅仅只看他这张脸,也愿意给他一个面子。

    沈相知拨通了一个号码,张口就道:“我现在要结婚,但是户口不在这边打不了结婚证,你帮我处理一下……”

    对面的人不知道说了什么,沈相知只是嗯了几声,然后就挂了电话。

    “等一下吧。”沈相知只是说了一句,也没有解释原因。

    安红豆倒是不急,笔直的站在那里等着。

    没过多久,电话再次响起,是工作的那位大姐接的。

    然后,就直接打了结婚证。

    70年代的结婚证,像是小学生的奖状一样。

    安红豆拿在手里左看右看,新奇不已。

    回去的路上,安红豆调侃道:“看不出来啊,你还挺有人脉的。”打结婚证都不需要带户口,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过,你这么厉害,到我们这个小村子里做什么知青啊?”

    上山下乡支援建设的口号喊得再好,农村也和城市比不上,而被分派下来的知青大多都是城市里的待业青年,为了消耗城市负担,才被打发到乡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