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太平盛世
等苏清荷的身子确定没有任何问题,确确实实恢复过来,也有精力了之后,大臣们就喊着要举行继任大典了。 皇帝苏昀签比他们还要迫切,一听大臣们这么说,就火速开始操办起来。 皇后也没闲着,整日过来嘘寒问暖,然后帮忙看孩子,让苏清荷和郑渚仪赶紧的去准备。 然后郑渚仪才明白,自己日后不光是男皇后,还是……宰相? 这不太妥当吧? 然而三个皇子一致认为完全没关系,就连大臣们都举双手赞同。 毕竟在苏清荷被抓的那段日子里,郑渚仪代理皇帝这个职务,居然做的有模有样,比起大臣们想象中要好的太多了。 这才有了今日的下场。 两个人被折腾了许久,一直等到举行一日的那日,就连莫迟和郑琇莹也被折腾起来了。 苏清荷继任女帝,这是所有人都能想到的事情。 南越国和北疆国的皇帝千里迢迢的赶来,进贡了无数的珍稀宝物当做贺礼,并且当做文武百官的面表示了自己的忠心。 东舒国皇帝郑思绮,是作为新帝第一次露面,带来了东舒国足够的诚意,以及朝着文武百官宣誓,说两国会是最好的朋友。 整个继任大典的时间非常长,祭天,祭祖,叩拜先帝等流程都是不可能省略的。 苏清荷体力倒是能跟得上,只是一想到日后自己要被束缚在皇位上了,就一阵难过。 等整个仪式终于结束,就开始宣布各种升官啊之类的。 第一个就是——郑渚仪。 丞相的位置,没有人觉得不妥,甚至都没有觉得,皇帝和丞相是夫妻,有什么不妥。 毕竟在西灵国,能者上,才是真理。 紧接着,就是苏清荷的三个哥哥,无一例外,全都被封了亲王,划分封地。 郑琇莹本就是东舒国的公主,没什么问题,所以就给莫迟封了个郡王。 莫迟简直要被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晕了。 有朝一日,他居然也能……有个官? 简直像是做梦一样。 接下来的封赏等,全都是按照这些文武百官们平日里各自的表现来的。 该升迁的,当场决定,还赏赐无数。 该贬谪的,也不藏着,当场宣判。 恩威并施,文武百官无一不服气。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整个西灵国都在一片喜气洋洋当中。 不过……即使是第一日登基,那该批的奏折还是要批的,历史遗留问题嘛,自家父皇早就不干了,只能她收尾。 等她好不容易搞完,回到寝宫里准备和自家哥哥和郑渚仪他们一起玩玩闹闹。 菜肴和酒都已经拿上来了,自家父皇和母后就来了。 “那个,清荷啊,如今你已经继任皇帝,我们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所以我和你母后决定呢,先出去玩一玩放松放松。” 苏清荷:“???” 皇后也连忙开口:“有这么多人帮你呢,母后很放心,所以我们今晚就走啦,你们玩的开心!” 两个人甚至都没有问一下苏清荷的意见,只是非常敷衍的恭喜了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最过分的是!他们真的走了! 连夜走的! 可怜的苏清荷,在听到这消息之后目瞪口呆,连想要喝点酒的心情都没有了。 苏清荷成为女帝,这不是西灵国历史上的头一遭。 在第二日,苏清荷上朝的时候,就透露了自己要让乐菱公主当储君的意向。 大臣们也都没有反对的意思,毕竟小公主还小嘛,而且,有苏清荷这个气运加身的女帝,还有郑渚仪这么一个全能的爹爹,两个人带出来的孩子肯定不会差。 可怜的小乐菱,还在傻乐呢,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自家亲爹亲娘给惦记上了。 成为女帝之后的日常,并没有像苏清荷想象中那么的枯燥无味。 因为郑渚仪会帮忙,还有她的三个哥哥,并没有那么的没有良心,偶尔会分担一些政务。 郑琇莹的日子也过的越发的舒适。 自家最好的朋友是皇帝,她怕什么? 简直是“嚣张”的一塌糊涂,开心极了。她甚至觉得,这比自己呆在东舒国要爽多了。 苏清荷其实有一个秘密没有说—— 在继任大典的那一日,她觉得似乎有人的视线一直在注视她。 她好奇的探查过,但是并没有探查出什么结果。 然而让她有些意外的是,这道目光,一直在追随着她,持续了好些日子。 于是在某一日,她趁着那人放松警惕的时候,迅速的找了过去。 是一个面目全非的人。 那人非常警觉,在知道自己被发现之后,迅速的走了。 苏清荷只来得及叫了一声——云默笙。 那人只是迟疑了一下,沙哑着嗓子,声音不算高。 “陛下,云默笙已经死了,他为自己犯过的所有错赎了罪。” 说完,就不见了。 苏清荷很确定那就是云默笙,他犯过的错,其实她和郑渚仪早早的就猜出了。 只是,如今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她也没有了要追究的心思、 最重要的是,云默笙已经完全放下了,大概是……那场爆炸带给了他最大的冲击和改变吧。 在苏清荷当女帝的统治期间,整个西灵国,就好像是有上天垂怜一般。 没有发生过干旱和洪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各种灾难以及经常会发生的事情,整个西灵国好像都有如神助,完美的避开。 顺利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而且更为神奇的是,苏清荷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风调雨顺,这样宛如神助的情况,会在她离开半个月之内都有效。 百姓们津津乐道,将苏清荷在位的这些年,称为“被神庇佑的日子”。 而苏清荷,则成为了西灵国历史上浓重墨彩的一页。 为人和善温柔,做事果断,虽看上去是个弱女子,却有比常人更强韧的意志力。 亲民,亲人,没有架子,甚至能和百姓们同甘共苦,从不铺张浪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史书上,将这长达几十年的日子,记录为——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