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江元芷解读江琬
书迷正在阅读:都市之游戏人生、NBA之水中花镜中城、木叶:从日向开始谨慎、界面超人、乞丐贵女、超懒小农民、她比糖更甜、极限天赋、我从星海归来、超级败家子
这个早晨,江琬轰走了吴妈妈的事情,不过一须臾,就在伯府传成了一场风暴。 这场风暴,甚至比起昨日午间,江琬突兀地与清平伯一同回到伯府所带来的影响,还要来得更大。 谁能想到,这个乡野长大,在伯府无根无基的小娘子,在回府第二日,面对伯夫人的示好,她居然会是这种应对呢? 她怎么敢! 那一句“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也随着这股风暴,一起插上了小翅膀,在伯府的小圈子里不断盘旋。 吴妈妈向伯夫人回报消息后,伯夫人身旁有听不懂这话的小丫头也暗中向识文墨的姐姐询问。 不是每个姐姐都会引经据典的,一般的姐姐就这样回答:“摸约是……表示宁可直来直往面对任何结果,也不愿曲意奉承,求一个好罢。” 简单解释,已足够羞煞伯府大部分人。 为什么? 因为府中主子只得少少几个,大半的人都是下仆。 跟下仆们讲什么不愿“曲意奉承”,那不是撅着他们玩嘛。 身为下仆,谁不要屈身服侍,奉承主子呢?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这种气节的。毕竟府中下人基本上都是世仆,他们的命运是从出生来以来便依附在江家的。 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说服侍主子是屈辱这种概念。 真要有这种概念,他们就该完蛋了。 因也有人说:“这位怕不是在乡野里长大,学了些歪理,便当成个宝奉在心上。还以为如此行事好了不得呢!” 其实,不就是傻么。 “嘘……” 真的很傻吗? 锦宁堂西厢,同样听得了消息的江元芷当时便恨得失手打碎了一个茶盏。 但她很快又反应过来,立即就命身旁丫头小心收拾了茶盏碎片,同时严厉叮嘱她不许传出去。 她拿帕子在眼角点了点,神情瞬间一换,带了哀愁与凄婉,就奔向了老夫人所在的正房。 老夫人也听了消息,此时脾气发得比江元芷可明显多了。 她扫毁了桌上一只惯常赏玩的玉蝉摆件,怒道:“果然是个不识教的野丫头,如此横性!” 江元芷奔进来,先是脚步急促,眼中带泪,这时见老夫人怒火中烧,她立刻又放慢脚步。 “祖母。”江元芷轻轻唤,语气中带了些怯怯的心疼,“祖母,气大伤身,请万万不要再为元娘忧心。名分之说,不过身外事而已,元娘已不在意。” “祖母……”江元芷孺慕依赖地向老夫人靠近,“不论如何,元娘还在祖母身边不是吗?祖母会不要元娘吗?” 老夫人哪里见得她这小心翼翼的模样,见她靠得近了,当下便叹着气搂过她,也不发火了,只说:“傻孩子,祖母怎么可能不要元娘?” “只是……”老夫人话顿了顿,却又叹口气。她搂着江元芷,只是怜爱惋惜地看着她。 惋惜什么? 江元芷其实心中已经有数了。 在听闻江琬那一句“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后,她心里就明白了,这一局,自己大概只能暂退一步了。 下人们听江琬这句话,大概只是听出了倔强,听出了鲁直。 或有目光更短浅些的人,可能直接就只听出了傻气。 可江元芷,却在这句话中听出了无耻的诡诈,与强大的自信! 大概老夫人也听出来了,所以老夫人才欲言又止。 因为她也知道,只需有这一句话,那些加诸在江琬身上的,诸如“不仁善、不宽和、不孝顺”等一切标签,都将如烟尘消散,再不能影响她分毫。 族老们听了,对她也将只有欣赏赞叹,再不能有苛求。 为什么? 因为她有气节啊。 有气节的人,谁逼她曲意假相,谁就是蠹虫,谁就是失格! 谁愿意呢? 江元芷道:“昔日太公垂钓文王,只取直针而不取弯针。何意也?谓之气节而已。闻达不为权贵,只为道理。如今姐姐能效仿先贤,走堂皇正道,元娘只有感佩。” 她说着,柔弱的目光坚定起来:“祖母,姐姐能有此气节,元娘为何不能有?因这阴差阳错的十三年,元娘已多享了许多福气,如今便归还姐姐。” 微微停顿片刻,她看着老夫人道:“祖母,元娘无有怨言,只有感激!” 老夫人立时大痛道:“我的儿,如此豁达心胸,柔软心肠。如此知书识礼,冰雪聪明……那些狠心肠的人,如何能懂你?” 一番相抱而哭,江元芷亦泪水涟涟。 祖孙依偎互劝,亦是温情脉脉。 很快,江元芷对江琬话语的解读也悄悄流传了出来。 她的退让之语同样又成了另一种风暴,席卷上下,令府中众人无不感慨。 这是怎样的世事无常呢,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元娘子一夕之间竟成了农户女。 富贵尘泥,不过转眼之间而已。 可是元娘子不好吗? 她多么好呀。 无论容貌气度,风采学识,谁敢说她不是一个合格的贵族女郎呢? 而另一个从乡野而来的小娘子,竟也十分出人意表。 她不但得了清平伯的分外偏爱,本人行事也是格外铿锵。 她不是人们所臆想中的怯懦畏缩,可怜无知,她竟然格局非凡,亦有使人折服之处。 这样的两个小娘子,究竟谁高谁下。她们的命运走向,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说实话,知道些风声的,基本上是人人都好奇关注。 人都有好看热闹的心理。 就算是高门世仆,受主家辖制,不敢明目张胆地乱评说,私下里还能有不议论的么? 主家真假两位小娘子的离奇大戏,可不比话本子有意思? 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哩! 可现实往往就是如此,永远都比说书人的笔调更精彩。 这一天,辰时将过一半的时候,原先被清平伯召集的族老们陆续来伯府了。 此前老夫人曾欲收买的行二、行五两位族老,也是坐车的坐车,乘轿的乘轿,同样来了伯府。 不是他们不想给老夫人面子,委实是,他们更不敢违逆清平伯。 辰时六刻,在外求学的两位伯府郎君,亦相携归来。 清平伯也回来了,开祠堂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