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
大娘,我要找不到人,还是会回来的,你就在家把身子骨养好,让李大哥找一个媳妇,给您生个大胖孙子。rdquo; 她知道李氏最大的心愿就是这个,所以这话也最好听。 李氏乐了咱们这个小夏子,就会捡好听的说。rdquo; 行了,听着路途挺远,我这几天就帮你多烙几张咸饼,好让你带在路上吃。rdquo; 三人都笑了笑,叶之秋帮大娘把晚饭做好,吃了饭,李大海就去了县衙。 一夜无话hellip;hellip; 第二天叶之秋开始按着清单采办物件。 先把大宗物件买好,油布、棉被、草席、水壶、大竹筐,又到打铁铺定了一把刀,一把匕首。 她首先到粮油店买了50斤细面,还有各类菜干、又5斤盐、5斤蔗糖。 面疙瘩容易做,叶之秋就选了这个作为主粮。 另外又买了核桃,花生、大米、山药、红枣、桂圆、蔗糖若干。 把这些拿回去后,她把大米,山药,花生,和核桃炒好,然后用石磨磨成粉,到时候随便煮煮加点蔗糖就可以,即可以饱腹、营养也全面,桂圆和红枣就当零嘴吃。 最后要大娘在2套内衣里缝了几个口袋。 她要把户籍、路引,砒霜,还有银票都用油纸包好,随身携带。 在等待李大海送户籍和路引的时间里,她跑遍了南城的药店,叶之秋想找的曼陀罗,一直都没有找到,倒是找到了石楠花。 她把南城里的石楠花都买了,大约有个四五斤,用药碾子碾成粉,用油布包好放在筐子最下面。 这些行当加上原来从边城带出来的一些东西,把一匹黑马装的满满当当。 临别时,叶之秋劝大娘对自己好点,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只有身体好了,才能看到李大哥娶妻生子不是,看神态,李氏应该把话听进去了,叶之秋就放心了。 告别大娘后,她牵着马就来到玉鼎街,商队的货还没有装好,她在客栈住了两天才等到商队出发。 按照霍刚霍掌柜的说法,从南城到郦城,只要中途不耽搁,基本一个半月能到,叶之秋算着时间,估计到苏庄只怕到了初夏了。 没有找到曼陀罗,苏庄里的4个人自己能杀得了? 只怕还是得从长计议。 叶之秋找的这个商队人挺多,只怕将近有一千人,有大部分人是出城后加进来的,这些人在路上排成一条长龙,她走在后面都看不到前面。 负责安全的剑士都骑着马,商队里还有一些也是随行的,都有马车。 拉货物的有驴,有马,还有牛。 大部分人都是步行,叶之秋也是这段时间身体养好了,要不然走一天还真受不了的。 她感觉到饿就往口里塞一个红枣或者桂圆。 每次叶之秋都先不嚼,先含着,含久了,金津玉液就出来了,合着这些大补元气的液体再把它们嚼碎,这样既不会滋腻脾胃,又能发挥它们补血的最佳功效。 商队人数虽然众多,但是井然有序,到了傍晚时分,小白告诉她这只商队今天走了将近有30里路。 叶之秋不禁莞尔,自己现在真是长进了,原来在自己的世界,一天之中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果然人是被逼出来的。 她望了一眼车队,前面的速度已经放缓,估计要到休息的时候了。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 第22章 22护卫甲、乙 叶之秋牵着马找了个地方,拢了点柴火,用石块搭了一个简易的小灶。 她把罐子架在上面,从水壶里倒了点水,先抓了一点点菜干和咸肉丢到水里,煮开后又焖了一会,最后用碗调了一点面糊,下到汤里,就成了面疙瘩。 周围人声不断,到处吵吵闹闹。 商队一天就早晚两顿饭,中午会休息一会,都是吃的干粮,叶之秋中午休息时,就是啃的大娘烙的咸饼,她烙饼的时候怕坏,盐放的足,吃起来忒咸。 看到罐子直冒白气,她揭开盖子,用筷子夹了点菜干尝了尝,太硬了,煮不烂的感觉,叶之秋先把面疙瘩和咸肉捞出来,余下的继续放罐子里煮着。 一阵风吹过来,带来的都是食物的味道。 叶之秋一边吃一边在心里问小白小白,查清楚了吗?出城后加入商队的都是些什么人?rdquo; 老板,我今天听了一天的消息,筛选出来有用的信息不多。rdquo; 无妨,你说来听听。rdquo;叶之秋喝了口汤,味道并不好,并且好像忘记放盐了。 霍掌柜的商队本身只有三百多人,其余的人大部分是南城的世家,小部分是边城逃出来的人。rdquo; 叶之秋挑眉南城的世家?rdquo; 是的老板,他们听到边城的事情后,都很害怕,有一家更是全族人都迁徙了,马车上有一只老鹰的就是那个家族。rdquo; 叶之秋这个家族倒是有些远见,做事有魄力。rdquo; 要知道,故土难离,这个家族的大本营在南城,说放弃就放弃,除了这个家族的家主的影响力,这个家族的族人也很团结。 叶之秋心里有些难过,不管蛮人会不会攻打南城,但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也不知道大娘和李大哥他们以后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