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女配沉迷科学[快穿]在线阅读 - 第104页

第104页

    有这样奇特的,就有低劣的,良莠不齐的参与者让荀飞明哭笑不得,不过他还是满足的,至少自己比起在田间地头的好友来说要幸福得多,可以在阴凉的屋檐下喝茶,不像好友,还要下地农作。

    也不知道被这毒辣的阳光天天晒着,下次见面的时候自己的好友会变成什么样,那白面书生的样貌可别被晒成了黑炭。

    荀飞明眼睛里带上了幸灾乐祸。

    而被他惦记的叶羽奇,此时一张俊秀的脸庞果然被晒得通红,热汗一滴滴落下,即使戴着草帽,也挡不住阳光的侵袭,不过虽然有些许狼狈,他的眼中却盛满了光。

    别庄的佃农对这个官员有十分的好感,对方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甚至愿意亲自下地体验,对方的提出的法子虽然听起来新奇,有些甚至可以说异想天开,但挨个尝试之后,还真有几个能起作用的方式。

    有经验的农民从粮食长势上就可以看出收成,按叶大人提出的方法改进,居然真的能提高收成。

    叶羽奇不想居功,他的那些点子,很多源于女帝给予的手册,虽不知是从哪儿得来,但验证之后发现里面很多条确实有所作用。除了这些,他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寻找另外的粮食,也是来源于手册上的描写:宽叶、块状、藏于土中,根部可食,若不是之后附有一副图画,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只是这般稀奇的东西,叶羽奇也没有能够找到的信心,他询问过地里干活的农民,对方也没有见过,他还拜托给了其他人,请他们帮忙寻找。可惜还是一无所获,还是荀飞明在发现了一样农具,前来找他时,才被人认出了那是什么东西。

    说来也巧,那日一位耕农拿着自家的农具找来时,守门的衙役本是不想让他进的,但是女帝下了来者不拒的命令,他们也只好让那名农民带着不起眼的农具走进去。

    荀飞明一开始也没有过多注意,但等那人说明这农具的妙处时,若是使用新式农具,可以省下不上力气,耕地的速度也会变快。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在别庄的好友,恰逢女帝也在这处别苑检阅他们近日的成果,腆着脸去告假的荀飞明,把女帝的好奇都勾起了,对方想了想,竟要一同前往。

    别庄中,叶羽奇正弯腰查看庄稼生长的情况,突然被一巴掌拍在背上,险些栽下田坎,他带着几分恼怒地起身,就看见自己的好友那张带着灿烂笑容的脸。

    这下子只剩惊喜了:仲清,你怎么来了。rdquo;

    发现了个好东西,对你这儿有用,别光看我hellip;hellip;rdquo;荀飞明的话还没说完,对方已经越过他看见后面的宁素,连忙行礼:参见陛下。rdquo;

    免礼。rdquo;随着叶羽奇的动作,地里跪倒了一片,宁素还是不太习惯,很快叫起,她又询问了几句近况,才满意地点头。

    说到进展,叶羽奇自然将寻找土豆的困难也一并道出,他面带惭愧之色:陛下与我的书籍中所写的粮食,如今还没有一点音讯,我打算等这一茬庄稼收割之后,再往更远的地方去搜寻。rdquo;

    宁素温言安慰了几句,嘱咐他不用着急。荀飞明也不知这是何物,此时和他们一起过来的那个耕农却发出了诧异的声音,成功将三人的视线都引到他身上。

    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哪儿经历过这种阵仗,当下就涨红了脸,笨嘴拙舌地告罪。还是荀飞明劝导着,才知道对方为什么失态。

    只听那平民低着头,战战兢兢地开口:回陛下的话,这个作物,我在我们那儿看见过,听商人说,是他从遥远的海边城镇购买的稀罕物。rdquo;

    原来他见过这个作物,叫做土豆rdquo;,是外邦传来的,如今在沿海区域有所种植,只是因为别人不知道如何蒸煮,倒是他们镇上的员外买了一株尝鲜。

    [宿主,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020激动地提高声音,因为剧情里女主没有发现土豆,系统一直很担心这个世界与其他世界不同,没有这类食物,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找到了。

    宁素也带上几分笑容,叶羽奇本想亲自去农民口中所说的地点去找,但宁素阻止了他,吩咐了其他人去做。

    020觉得,穿越到古代做皇帝,也只有这一个好处了,不需要亲力亲为的东西,动动嘴就可以让别人去做,对方还感恩戴德。不过还是现代社会好,交通方便,需要什么还可以网购或者订外卖,再远的地方也用不了一周就到了,现在说不定要等几个月才有消息。

    既然提高产量的耕种方式和新的粮食种类已经找到,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清丈土地、统一赋税。

    这是最困难的一步,也是先帝一直在做的事情。

    王公贵族们的隐田不少,这样触及他们利益的改革自然是不被支持的,就连朝中那些坚定的保皇党,家中没有隐田的也是少数,想要丈量土地,还地于民,就是在动他们的利益。

    先帝在位时他们就对这样的政策消极抵抗,新帝普一即位,延续先帝的国策不说,还变本加厉,暗地里不满的情绪在不断滋生。

    不过朝中仍有支持者,包括丞相和太傅,清流士子,新入官场的那些举人和女官,都很支持这一条政令。

    女帝的整治是从皇家开始的,她的别庄,皇亲国戚的庄园,都是率先改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