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直言
林立夏闻言,不禁汗颜,这四德老板,记性也是真够好的,时隔几年,竟然还记得当日自己拿他与沈千回作比较的事情。 不过,如今的沈千回,自是比不上他妖娆。 “好了四德,言归正传,别忘了今日是干嘛来的。” 三顺无奈,这四弟,把自己那点丑事,一会都抖了出来。 “立夏,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合作,有话我就直说了。” 林立夏了然,二人能从京城寻到庄子上,自是费一番功夫,应该已经是先去过府上。 “嗯,三顺老板,不妨直言。” 林立夏对于这二人的态度,还算和蔼的,不管怎么说,也都算得上是回头客了。 “你前几年给留下的话本,我们都改成了戏本,很是受欢迎,整个大齐走了一遭,也算是收获颇丰。可是……” 三顺老板说着,不自觉地看向了四德,叹了口气。 “这四德大哥,如今不知哪根筋不对,偏生不愿意唱这些话本了,非让我出些新鲜的玩意。” 论新鲜玩意,三顺自认为不如林立夏,自从在乐喜烧烤铺子,见到了林立夏,心中便打定了主意,这小丫头,心里肯定有不少新鲜的主意。 林立夏此刻,便也知晓了二人的来意。只不过,还需要确认一下,四德的想法。 “那四德老板,可有何意向?” “嗯,最好不要一直一直唱唱唱,怪累嗓子的,可以有一些台词,动人的诗句什么的,剧情一定要新。可以有些之前你教的那个小曲那样的。” 四德也很郁闷,不是他不想唱,唱戏曲的,每日都得调嗓子,这几年唱得多了,他有时也会担心倒嗓,便想着别的法子,调整修养一下。 那个小曲,就不是很费嗓子,还朗朗上口,百姓们还都很喜欢。 “四德老板,你不会是倒嗓了吧!” 林立夏想了又想,觉着这个可能性最大。倒嗓对于唱戏的人来说,可是致命的打击。 “如今没有,再像原来那样唱下去,就保不齐了。” 被林立夏看出,四德还是有些欢喜的,毕竟连自家哥哥,都没能了解他的心思。看来他这趟没白来,这小丫头,倒是让他有了些知音的感觉。 林立夏想了想,什么样的话本,和表演形式,能够让四德感兴趣,更不会那么伤嗓子。 “连续戏剧如何?” 林立夏想了想,不如将后世的连续剧改编一下,搬到舞台上,类似于舞台剧。有剧情,有小曲,还有对话。主要是很新颖,应该会得到百姓的欣赏。 林立夏说出了想法,三顺与四德,并不是很理解,林立夏便拿了前世很流行的西游记,做了例子,刚开始的时候,不要太多剧集,不然百姓们可能会接受不了。等到了百姓能接受这样的形式,再多做些剧集。 林立夏与三顺、四德,在花厅里研究了小半日,大概的剧情,已经出炉。 “我觉着,这样的话本,应该会吸引人,就像是茶馆里说书的,每次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时候,都能让人回味无穷,并且有欲望,再去听个究竟。” 三顺分析着这种表演形式,觉得可行,即使不行,也无所谓,耗费不了什么,就权当是一次尝试。 “不如这样,二位老板,我先将前几集的本子写出来,再把涉及到的曲子,也都写好,到时候去园子里,教给四德老板。” 林立夏此刻可没什么时间,只能等夜里去到空间里,利用时间差,将事情完成。 “成,那我们就先回了,天色也已经不早了。” 三顺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林立夏。 “在下知晓姑娘,并不缺少银钱,这扳指,送予姑娘,里面我已经刻好了姑娘的名字。” 这是三顺早就准备好的,对于谢礼,他与宣家少主思虑地一样,有征西将军与护国将军府两重关系,摆在那里,送银两,自是十分不便,不如这扳指,来的实惠。 “有何用途?” 林立夏仔细端详着,这枚羊脂白玉的扳指,外面嵌着一个大大的“金”字。里侧还刻着自己的名字。不过,怎么又是个来拿礼物换酬劳的,难道不知晓,她此刻真的缺钱吗?谁让这京城,竟是个吃人都不吐骨头的地界,花钱如流水啊! 之前铺子的修建,尽管宣家派来了匠人,也带来不少好的石材与木料,林立夏还是从空间里,调出了不少木材,心疼坏了,回去还补种了好几天,才将砍下的都补上。银子也花了将近五万两。 好在如今,之前伐树的地方,已经恢复了郁郁葱葱,不然她是以后一直愧疚下去了。对于林立夏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用,那些并非自己亲手栽种,或是劳动所得的物品。总觉得如此,是对祖辈的不敬。 目前来说,林立夏还是很缺钱的,毕竟那些即将入住的牲口还有家禽们,还没有买呢!不过林立夏也知晓,自己的身份有些尴尬,只能等生意经营起来,才能光明正大地收钱。 “这枚扳指,大体的用途,与之前乐喜客栈,送给姑娘的玉佩,大相径庭,只不过,有了这扳指,姑娘的玉佩,便没有什么用途了。”三顺解释道。 “这扳指,不仅是可以自由出入乐喜的门店,连顺德园也是时刻向你敞开着大门,随时来了,都有贵客房间。” “不仅如此,这扳指,还能让你在我们大哥的铺子里,为所欲为,看中什么,只管拿走,由我大哥买单。” 就连一向对此事没什么兴趣的四德,此时也开了口。这物件,可是他自己私藏的,之前大哥给每个兄弟家人,都送了一个,只有他,偷偷又将给娘亲的,也抢了过来。至于为何送给林立夏,四德也说不清,可能觉着之前有些亏欠林立夏。 毕竟林立夏当年提供的话本,只拿了不多的银子,自家可是赚了几年的银子,足足百万两。 尤其那小曲,每个听过顺德园戏的百姓,都能哼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