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页
他们心里都有一种声音,仿佛是那轰隆的碾轮声滚滚而过,谁也无法阻挡。 他们由衷的希望,他们的付出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哪怕是一些贪官污吏,也没有人不渴盼着一个辉煌盛世,即便他们心中有着沉重的包袱,也希望能见证未来可能成为的伟大朝代。 若是可能,他们也想要在史书上留名。 这是他们为官的初心,也是多少人早已经蒙尘遗弃的初心,时至今日才费力找出,抹去掉了上面的一片尘埃,露出了被掩盖的一点光芒。 一日,一份折子呈上了案头,批阅奏折的赵裕行打开了折子,起初还如之前一样快速的阅览着,只是一遍之后,赵裕行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起来,又从头看起了这份折子。 待到看完,放下这份折子,赵裕行微蹙起了眉,从自己的脑海里找出了许蓝山这个人,有了更具体的印象。 赵裕行目光闪动,想起折子里的内容,从他任职短短半年的时间,他就整顿了自己县衙内的人员,紧接着又整治了当地的恶霸,减少了当地打架斗殴,让百姓不再受到这些恶霸的骚扰。 还重新制定了规矩,让百姓非沸水不能饮用,非熟食不能食用,而且街道还要保持干净,垃圾要进行分类,不能胡乱丢弃。 除此之外,还改进了当地的农作用具,让百姓们耕种的更加快速,甚至于改进了水车,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还与纺织行业联合,对如今的纺织机进行的改良,所织出的布更为的精美,不仅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也降低了织布的成本。 这些东西都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一旦推广,也必然会让百姓的生活提升好几个档次。 这自然让许蓝山得到了当地人的鼎力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提倡的文明新风,才能顺利的实施下去。 许蓝山也才能动员他们,毫无怨言的兴修水利,而这样的工程一旦完成,也必将福泽一方。 这样的工程在开动之前,赵裕行当然批示过,只不过这也是赵裕行计划的一环,所以当时许蓝山提出,赵裕行也顺势安排了下去,给足了许蓝山人手和资金,让许蓝山放手去干,之后也就没有再放在心上。 现在把这一件件的事总和,回头再看,赵裕行不得不承认,许蓝山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赵裕行想起了那个与自己谈话时,满腔抱负,势要一展所长的许蓝山,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赵裕行招来了被他收入到门下的墨家之人,给他们看了许蓝山的设计。 而这些世世代代都注重发展工业的墨家之人,在见到了许蓝山的设计后,也不得不惊叹于许蓝山的构思巧妙,最后判定这些东西可以全国性的推广下去,也必将有功于千秋。 赵裕行确定了之后,便在又一次的朝会上褒奖了许蓝山,下了旨,将许蓝山改进的东西推广至全国。 下了朝,赵裕行又命令暗处的监察者,让他们重点关注许蓝山,一旦许蓝山有新奇事物,须得鼎力支持,即可上报。 这之后没有多久,发生了一件震动整个朝堂的事情。 传说中的那位才高八斗,德高望重的南山先生进京,与他们的陛下密谈过后,已经决定入仕为官,官拜右相一职。 没有人觉得南山先生的官位太高,因为南山先生的盛名值得这个高位,他们只是震惊,赵裕行是如何请动的这位先生,让这位久居山中的先生愿意入仕为官,为什么之前都没有透露过半点的风声,他们到时已成定局才知道? 正如赵裕行所预料的那样,许多在强压之下,被剥夺了自身利益的官员,又开始蠢蠢欲动的官员们,在一阵复杂的心理活动之后,决定了暂时隐忍不发,静观其变。 其中就有不少世家望族,因尊敬南山先生的学问,也不好再发作,只能自己吞下这个暗亏了。 也只有远在祁县当县令的许蓝山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心里是一万个不服气。 他觉得南山先生不过是世人吹捧夸大的沽名钓誉之人,也就是后世的炒作手段厉害罢了,凭什么出个山就能官拜相位,而他这个真正有本事的人,却只能浪费光阴,窝在这个地方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这一刻,许蓝山在心底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压下这个不知所谓的南山先生!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份更新达成! 第138章 第九个拆除系统(19) 南山先生一入朝, 就提出了几个大胆的革新,引得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赵裕行就坐在龙椅之上,静静地望着下方开始激烈争论起来的朝中众臣。 赵裕行早已经预见这些臣子的反应, 所以在这之前才没有提出类似的革新, 没有将群臣逼得太紧。 同时,赵裕行也知道,南山先生刚入朝就如此的锋芒毕露,除了是为了革新本身之外, 还有就是吸引火力,将原本集中在他这个皇帝身上的矛头,转移到自己的身上。 只是不知道南山先生的盛名能够为他抵挡得了几时。 赵裕行倒是没有多少的担心,不管多久,护着一个人的本事他还是有的。 赵裕行看着下方已经是辩得面红耳赤的众臣, 不得不说, 这位南山先生不仅学问了得,口才功夫也是颇为了得。 在这唇枪舌剑中,南山先生仍旧侃侃而谈,游刃有余, 以一敌百,还条条在理,将对方辩得哑口无言, 占据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