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晨闻鸡鸣
腊月四日,天将晓,但天色还是漆黑一片。 李孟羲正睡着,模糊间听到了一声啼鸣声。 接着,高亢的啼鸣声一声接着一声。 李孟羲缓缓睁开了眼,他打着哈欠,茫然的看着四下漆黑的夜色。 这时,又一声高亢的雄鸡的鸣叫,李孟羲这下听明白了,是大公鸡在叫。 被子动了一下,“哥哥,是什么吗?”弟弟也醒了,好奇的问。 “是大公鸡打鸣呢。天快亮了。”李孟羲一边摸衣服,一边说着。 “那哥哥,大公鸡是怎么打鸣的吗?”弟弟还是问。 “就是,咯~咯~咯~,这样叫的。”李孟羲就咯咯咯学了几声,逗的弟弟直笑。 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砖头,我去看看大公鸡,你要跟一起去吗?” “去!”弟弟忙爬起来穿衣服。 等弟弟把衣服穿好,李孟羲早就把衣服穿好了。 带着弟弟,李孟羲去了木工营。 木工营,木匠们全都起床了,在围着鸡笼里的大公鸡好奇的看着。 木工们多是乡下人,大公鸡不稀奇,很常见。 稀奇的是,在行军途中,在军营里有一只能按时打鸣的公鸡。 “天是要亮了吧?”李孟羲跟一个木匠随意攀谈着。 “鸡打鸣了,天是要亮了。”木匠呵呵笑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写的,屋舍俨然,鸡犬相闻,此画面极具生活气息。 生活气息,不就鸡鸣鸭叫吗,一只按时打鸣的雄鸡,能给肃杀的军营中,平添很多生活气息。 行千里,无遇鸡鸣,是过去时了。 从此以后,每个早晨,会被雄鸡啼鸣声给吵醒的。 “军师,要拿东西喂吗?”鲁犁一边披单衣,一边打着哈欠走过来问。 鸡是得喂的。 昨日渔队没有出去打鱼,也就没有鱼杂来喂。 “看弄麸子稍微喂下吧,别用粮食喂。”李孟羲说着。 鸡在叫,芦花鸭好像也饿了,在嘎嘎嘎嘎的叫。 母鸡也饿了,叫声是咕咕咕咕的叫。 光线不太好,李孟羲也看不太清,到底有下蛋没有。 回想小时候,鸡鸭白天也会下蛋的。 到下蛋的时候,母鸡会自己回到鸡窝里,鸡窝一般就是麦秸,母鸡会自己把麦秸啄在一起,啄出了一个合适的窝。 毕竟家禽也属于鸟类,虽然鸡不会飞了,但是筑巢的天赋还是有一点的。 从人来说,外部生存环境好,就会选择多生一些小孩子,如果天灾连年的,百姓怕孩子养不活,就不太敢生。 对人来说,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衣食住行。 衣能蔽体,粮食充足能吃饱,有宽敞的住的地方,出行方便,这些外部生存条件如果优渥,出生率必然会高。 那么,类比家禽呢。 天气不太冷,有足够的吃食,有舒服的麦秸窝来下蛋,最好,好有宽敞的场地来找小虫子吃,家禽的产蛋率就会比较高。 天气没办法控制,就这几只家禽,饲料足够,家禽是圈养,宽敞的场地没得办法。 李孟羲一想,也就能把鸡笼给布置的稍微舒服一点。 往鸡笼里丢一点麦秸,母鸡就会自己做窝。 有了舒服的窝,产蛋率必然会高,哪怕高个百分之一呢。 一只鸡,如果一年产蛋百只,高百分之一,也就是平均每只鸡,每年能多产蛋一只。 当规模小的时候,多百分之一的产蛋量不算啥,但是,如果养殖业达到一定规模,养上成千上万只鸡。 那么,每只鸡,平均每年多产蛋一只,千只鸡,每年就多产蛋一千枚。 一千枚鸡蛋是多少?一千只鸡蛋卖掉,足够一个普通家庭补贴一年的花销。 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啊。 还有,李孟羲记得,鸡这种家禽,好像喜欢吃沙子,因为沙子能帮助消化来着。 噫。 给家禽弄个舒服的窝,顶多增加百分之一的产蛋率。 而沙子能帮助家禽消化食物,沙子的作用,比麦秸窝能起到的作用大太多了。 李孟羲猜测,小小的沙子,能让产蛋率提高五分之一。 沙子对家禽来说,可以辅助消化,正如茶叶对游牧民族的作用。 游牧民族吃食油腻,没有茶叶解腻,经常消化不良。 没有沙子,家禽也会消化不良。 沙子能让下蛋鸡产蛋率提高五分之一,五分之一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假设,一只下蛋的母鸡,平均三天产一只蛋,那么,产五只蛋就是十五天,半个月。 半个月产蛋五只,增加五分之一,就是,半月产蛋六只。对吧。 李孟羲想不太起来了,鸭子需要吃沙子来帮助消化吗。应该不需要的吧。 养鸡需要一些粗沙砾,需要一些搭窝的麦秸。 就是这样,李孟羲心说。 沙子得到河边去找了,平常路边,只有土,没有沙子的。 还有,当家禽规模大了,尤其是集中饲养的时候,万一有鸡生病了,家禽之间相互传染,禽流感爆发的可能性大增。 在古代,没有抗生素,一旦爆发禽流感,家禽肯定一死一大片。 这个问题,没任何办法解决。 要么,分散养殖,能有限控制大规模流感,可是,分散养殖,就跟农户们每家养几只鸡鸭一样了,就享受不到大规模养殖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了。 麻烦。 李孟羲心想。 鸡鸭还没两只呢,李孟羲思路就已经开阔到大规模养殖和大规模养殖所带来的禽流感问题了。 木匠们被鸡叫声吵醒,都没了睡意,起的早,都开始收拾昨夜没来得及收拾的木头工具之类的。 伙夫也摸黑开始升火做饭了。 没过多久,刘玄德竟然来了。 “老远便听见鸡鸣声,果然,天要亮了。。”刘玄德穿戴整齐的过来,天色亮了一点,李孟羲能隐约看到刘备脸上的笑意。 刘备是来看大公鸡的。 军中有了鸡鸣声,让刘备觉得很舒坦。 和无闻鸡鸣声,不同在哪,刘备也说不清楚。 可能,是声传全营的鸡鸣声,让刘备和更多的人想起了,在黄巾动(喵)乱未起之时的平淡生活吧。 刘备看吉祥物一样,看了几眼笼中的鸡鸭,而后问到,“孟羲,你这鸡鸭准备养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