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144 章
被查出了账务问题,让她一度无地自容。 她一气之下,撤了出纳和两个财务,重新聘请了! 要不是今天有李和在,她可不会对郭冬云这么客气。 郭冬云不温不火的笑着道,“大家都是为李先生做事的,自然不必客气。” “账目报表我都看了。”李和见大家要解释,又摆手打断,继续道,“先不要急,我没一点怀疑大家的意思。这些只是创业过程中的小瑕疵,没必要深究。我这次的意思,我先跟大家说一下。我现在手里有三大产业集团,沈道如的远大集团,于德华的金鹿集团,郭小姐的地大集团。至于你们手里现在的厂子,要不要并入集团公司,你们自己说了算。” 付霞第一个表态道,“哥,你们怎么说,我怎么做。” “对,你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我们听你的!” 其他人各自表态。 “不,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李和解释道,“不并入集团公司,并不意味着各自为政,你们还是要接受改组。比如,平松和付彪,你们的地产业务是重合的,你们俩是怎么考虑的?于德华旗下的酒店业务和寿山是重合的,这个怎么处理?付霞的名下也有皮革厂,是不是还是冯磊再管?爱军的大哥的名下也有一家皮革厂,这个有没有合并的必要?还有小威开了电器城,而卢波现在开百货公司,都在搞零售,会不会形成资源浪费?” 他不想还罢了,一想起来,感觉都是一团乱码。光是地产一项,基本各个集团、各个子公司都是有涉及,像沈道如,目前几乎快把地产当成主业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470、求订阅。。。。 不管是付霞,还是李爱军,甚至平松,最近三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随着规模的扩大,相互间整合在一起的成功率也在降低。 整合中蕴含着哪些机会和潜在风险,又呈现出怎样的新趋势? 李和自己都不明白,究竟是否到达需要整合资源的阶段,该如何开展整合行为? 但是有一点李和很清楚,由于每个人在市场上的成熟成熟程度和中国经济本身的增长,每家厂子已经到了有一定量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李和还没有很大的决心去做产业整合并购,他认为中国传统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需要一段时间,目前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小散乱弱的格局。 李和很清楚,要不了几年,因为市场规模很诱人,产业前景很看好,结果,大量的商人一齐涌入那些新兴大产业,从钢铁到化工到石油到金属到汽车,各行各业大家都来搞,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成批的厂商,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厂商林立。 只要是低水平、低起点重复建设,那么就一定会出现厂商林立、恶xing竞争的局面,结果就是大家都打价格战,打到市场秩序混乱,往往导致全行业亏损或者是微利,产业整体失效。 行业内的厂商生存维艰,一筹莫展。这是100多年前美国摩根时代的产业特点。这个阶段中国是必须经历的,描述美国那个时代产业特点的语汇,可以用来描述往后几年的中国产业状况。 比如说,重复建设、厂商林立、恶xing竞争、价格战不息、市场秩序混乱等等。但是他又不得不整合,因为再不整合,马上会面临的转型的瓶颈更加急迫,最早碰到天花板,平松他们完全有可能拖他大方向的后腿。 中国的整体行业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些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非常高,行业处于产能过剩阶段。 对于新经济行业,龙头企业还没有诞生,或者诞生的龙头企业并没有超出其他企业的非常优秀的运营效率和商业模式,李和手里资本正在积极观察其中产业整合的机会。 从1990年至今,中国的产业并购整合一直在发生,只不过这两年以后更加高频,未来几年应该都是并购整合的高频阶段。 总之,中国产业资本的不均衡,恰恰是李和目前的投资机会。 他早就开始了全面切入控股型投资,目前控股型投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