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学会拒绝,学会坚持自我(套装共2册)在线阅读 - 05 该暴露的终究会暴露

05 该暴露的终究会暴露

    05

    该暴露的终究会暴露

    ◎ 贫穷是掩饰不住的

    有人喜欢炫耀、喜欢攀比,比家庭、比外貌、晒关系、晒贵重物品。爱炫耀的人,最终目的只是让别人羡慕他、崇拜他。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内心缺少什么,那么只需要看他在炫耀什么;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自卑什么,那么只需要看他在掩饰什么。

    人的自尊需要维护,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都不能太过。一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尚未达到或无法达到的时候,心里就会产生失落感,虚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虚荣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欠缺、无能和自卑,掩饰与他人和社会的差距,并期望获得社会影响力和他人的好感,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补偿。

    人的自尊心太强,容易堕入虚荣的怪坑,就像过去有个笑话里讲的那样:

    一个大叔收入不多,家里有三个孩子,生活很困难,可他十分爱面子,虚荣心很重。每次出门,他都用一小块藏在门后的、用了好几个月的猪肥膘擦擦嘴。这样,出门时他嘴上就油光光的了。他觉得嘴上有油,别人就会羡慕他每天都吃得特别好。这样一来,他的心里就会非常满足。

    有一天,大叔正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每天都能吃到肉,他的儿子光着身子跑来,大声嚷道:“爸,我妈让你赶紧回家一趟。”

    “出什么事儿了?大惊小怪的!”

    “那块擦嘴用的猪肥膘被邻居的猫给叼去了。”

    “什么?那你妈怎么还不赶快出去追呀?”

    “我妈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哪有力气追呀?”

    众人一听,顿时大笑。大叔在哄笑声中低着头,回家去了。

    因为贫穷,大叔一家吃不到肉,可他不想被人看穿自己的窘境,就用猪肥膘抹嘴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着实让人替他感到难为情。

    这是一个很老的笑话了,人们本应引以为戒才是,可如今,现代版“猪肥膘”故事仍旧频频上演:由于虚荣心作祟,工薪阶层不惜攒上几个月的工资,也要买部苹果手机;几千上万的大牌包买不起,就去买几百元的高仿品;高仿也买不起的,竟然去买印着大牌商标的包装纸袋,假装自己买过很多名牌。网上有店家专门售卖各大奢侈品牌的高仿纸袋,没什么用处的纸袋,售价竟达几十元至上百元。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使得网店一度断货。有的买家在评论中说:“礼品袋跟专柜的一样,用来装东西倍儿拉风,好像自己真买了个‘路易威登’一样!”

    买不起大牌,却偏要买一堆带有名牌商标的包装纸袋来充门面,这些人和那个用猪肥膘抹嘴的大叔简直是如出一辙,都虚荣到了病态的程度。

    还有些人更是病入膏肓,虚荣心得不到满足,竟不惜以身犯险。网络上就曾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有一个20多岁的男子家里很穷,因为手机不高档而感觉没面子,就到手机卖场假装买手机,趁店员不注意,竟然抢了两部苹果6手机,然后转身逃跑,结果出门跑了5分钟就被店员抓获了。

    面子不能没有,但如果通过牺牲尊严来获取的话,还有意义吗?

    虚荣心强的人无法忍受经济上的贫穷,既然无法忍受,就应当想办法摆脱贫穷,不能把心思都用在伪装和攀比上。再说,贫穷并不是罪过,也没什么丢人的,一个人在经济上贫穷,并不表示他一无所有。很多人为了理想和自由,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比如庄子。

    一天,魏王召见庄子,庄子裹着件缝补过的粗布衣裳,又用麻绳绑着那双快要露出脚丫子的破鞋子,就去了。魏王见庄子这副模样,揶揄道:“先生怎么混得这样潦倒?”庄子说:“我贫穷,但不潦倒。读书人舍弃理想和信念,那叫潦倒,衣服破烂只能算贫穷。我之所以沦落到这般田地,是因为生不逢时。你看山里那些猿猴,从这棵树上跳到那棵树上,多么自由,连箭法最精准的猎人都没办法捉住它们,可它们一旦到了茂密的丛林里,就小心谨慎起来。这是因为,环境变了,它们受到限制,自然不能任意施展。如今这世道,君不君,臣不臣,我自然看起来狼狈。其实我算不错的了,您忘了,当初比干丞相被昏庸的纣王剖开胸膛,把心都挖走了!”

    虽说在魏王面前,庄子很有骨气,但事实上,庄子确实穷,而且是穷到了极点。

    有一次,庄子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就去河边钓鱼。有两位楚国的大夫来到河边,代表楚国国君请他去当大官。那时候,楚国是各国之中最富庶的,去那里当大官,是多么风光啊!假如庄子答应了,往后的日子必定是锦衣玉食,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面对这样的条件,庄子拿着鱼竿,连头都没回,只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活了三千年了,国君用华丽的绸缎把它包好,放在了竹匣子里,敬放在宗庙之上。你们说,神龟是愿意在烂泥里自由自在地觅食呢,还是愿意被杀掉,放在宗庙之上呢?”两位大夫说:“当然是愿意留在烂泥里。”

    庄子拒绝了楚王,甘愿继续过贫穷的生活。在庄子看来,他这是用物质的贫穷,换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想要生活幸福美满、衣食无忧,这是很正常的需求,但凡事应当适可而止,如果因为追求一样东西而失去了自由、快乐和生命,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托尔斯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民希望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地主便站在自家的田地里对农民说:“你早上从这里开始往前跑,每跑一段距离,就在地里插一面旗子,要是在日落以前返回来,插上旗子的田地就都归你所有。”

    听了这话,农民高兴极了,于是不停地往前跑啊跑。由于贪心,他累得精疲力竭,好不容易才在日落以前赶了回来,可是,就在他返回原地的时候,却一头栽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村子里的人只好挖了个坑,将农民就地掩埋,并且感叹了一句: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田地呢?现在这么大就够了。

    人拥有的物质越多,顾忌也就越多,与此同时,自由的空间可能就会越来越小;不追求物质,就不会有太多顾忌,这样一来,反倒能享受到更多的自由。无论是追求物质也好,追求精神自由也好,只要能活得真实、活得坦然、活得轻松,就是幸福的。

    ◎ 参加同学聚会不用装相

    同窗情谊简单纯真,十分可贵。时隔多年,忽然有一天收到同学聚会的消息,想必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激动,想去看看大家现在的模样,了解他们的近况,一起回忆过去的纯真岁月,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聚会之前,免不了要精心准备一番。爱面子的人遇到这种事,更是有的忙了,老同学面前,无论如何都不能跌份儿,平时舍不得买的衣服,买!人家可能都开车去,我没有,也买不起,怎么办?要么租,要么借,反正不能骑自行车去。

    2015年十一长假,崔某接到一个电话,高中时候的老班长通知他去参加同学聚会。阔别十年,大家终于要聚在一起了,崔某高兴得连连应允。电话里,他向班长询问了同学们的近况,听起来,大家混得都不错。相比之下,崔某不禁有些自卑,他现在工作还算稳定,不过手头没多少积蓄,至今还和父母住在一起,车也没有买上。

    为了不在同学面前丢脸,他思来想去,找朋友借了辆好车。聚会当天,大家兴致高昂,推杯换盏之后,男同学聊起了他们最关心的话题。

    有个同学对崔某说:“现在混得挺好嘛,车不错!”

    崔某故作谦虚,说:“一般吧!本来还打算去欧洲度假,不过老同学聚会,我哪能不来呢?过一阵再去。”

    另一个男同学说:“我准备明年换车。”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只有小林一直默不作声。聚会结束,崔某有些喝高了,准备打车回家,这时,小林快步走上来,说有事找他商量。

    两人上了出租车,小林说,自己工作不顺,至今没房没车,不久前,女朋友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再不买房买车,就要和他分手。临别之际,小林终于开口,问崔某借钱。

    崔某一开始还满不在乎地问:“需要多少?”

    “10万。”

    听到这里,崔某的酒立刻醒了一半:“啊?我也是打工的,拿不出那么多,再说,我也准备买房子结婚呢!”

    见小林言辞恳切,崔某再也不忍心欺瞒,把实情告诉了他:“我的车是跟朋友借的,刚才在酒桌上说的那些话,都是吹牛的。”

    不料,小林根本不相信他的话,还埋怨崔某:“不想借就算了,何必编谎话呢?”

    崔某无奈,只好带小林回家,看到破旧的楼房、拥挤的屋子,小林终于信了。

    事后,崔某心想:“完了,同学们现在大概都知道我吹牛了,以后算是没脸见面了。幸好没把老婆本借出去,要不然更惨。以后再也不能吹牛了,容易惹麻烦。”

    见同学用不着伪装,崔某没钱充有钱,借好车,又吹牛,让同学都以为他是有钱人,同学遇到困难,当然想找他帮忙了。穿帮之后,他反而闹了笑话。如果不装有钱人的话,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如今的同学聚会确实不像小时候憧憬的那样了,男同学喜欢在聚会上比社会地位、比收入、比车。女同学则关心谁年轻,谁保养得好,接着就是比穿戴、比房子、比老公、比孩子……比较来比较去,有的人的心理就失去平衡了。

    上高中时,小赵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大学时,他的成绩也很优秀。毕业后,他几经周折,才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三年以后,他的职位升了,薪水也涨了不少。收到高中同学的聚会邀请时,他欣然赴约。阔别多年,同学们再次相见,心情都很激动。吃饭时,大家互相询问近况,气氛很融洽。这时,一个男同学问起小赵的收入,小赵坦然回答:“税后7000元左右。”

    那个男同学半开玩笑似地说:“上学时,我不爱念书,老师对我不理不睬的,连我爸我妈都说我没出息,记得那时候,大家都喜欢拿你来反衬我,结果搞得我一见你就自卑。高中毕业,我没考上大学,在社会上兜兜转转三四年,总算找了条门路,做起了生意,如今算是小有所成吧。不瞒你说,你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我请别人吃顿饭的。我总算能把头抬起来啦,哈哈!”

    这番话把小赵说得满脸通红,没等大家说话,那个男同学紧接着又说:“今天这顿饭我请了,谁也别跟我客气,想吃什么喝什么,尽管叫!”

    很多同学欢呼起来,赞叹之声此起彼伏。接下来,大家纷纷起身,向那个男同学敬酒。身边的几个同学见小赵尴尬,便低声劝了几句,小赵不自然地笑了笑。见同学们像众星捧月一样,围着那个男同学恭维,小赵心里很不是滋味,找了个借口提前走了。

    从那以后,只要是同学聚会,他一概不参加。有一次,大学同学组织聚会,得到通知后,小赵找个理由拒绝了。后来,又有几个大学同学给他打电话,听说大学时对自己最好的老师也会参加,小赵有些心动,可一想起上次的高中聚会,他马上打消了念头。

    后来,一个要好的大学同学给小赵打电话,聊起那天的情景:“你没去真是太可惜了!我们原本打算aa制,找个大点儿的酒店聚餐,不过后来没去。老师说得对,在哪儿聚都是一样,大家毕业时间还短,手里没多少钱,去酒店不划算,他邀请我们到学校去聚,在校园里走走,再去食堂吃个饭,正好可以回味过去……”听同学意犹未尽的语气,小赵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次珍贵的聚会。

    上高中时,成绩优异的小赵也许是那个男同学的“阴影”,所以他在多年以后,还把小赵当参照物,想通过比较收入来找到平衡,发现自己比小赵收入高得多,他终于扬眉吐气了。事实上,他的这种比较很盲目,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比较对他和小赵都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人和人之间有太多的差异,所以并没有可比性。真的要比,也要看自己与以往相比有没有进步,这样才更实际、更公平。

    对于同学的那些话,小赵无须耿耿于怀,当别人的炫耀让你反感的时候,你可以用“嗯”“不错”“可以”这类最简单、最苍白的话去回应,他发现自己不受人关注,自然就会觉得无趣,不会再说下去了。如果实在觉得气氛不好,转身离去就是了,没必要把所有的聚会都推掉。错过了大学同学的温馨聚会,多遗憾啊!昔日的同窗事业有成,其实是件好事,送上祝福,同时也激励自己奋发向上,这才是健康的心态。

    北野武是日本的著名导演,他曾说起这样一件事:在成名之前,他非常渴望买辆好车。成名以后,他买了一辆保时捷。按理说,当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应该感到开心才是,可他却觉得,现在的感觉和当初的想象有天壤之别。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他开车的时候“看不到自己开车的样子”。

    为了满足自己的想象,他专门请朋友来帮忙开车,然后自己打辆出租车,紧跟其后。在出租车上,北野武对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

    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如果是真的,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就连艺术家也不能免俗。不知当时那位司机做何反应?如果他一脸艳羡的话,北野武肯定觉得很满足,如果司机只是淡淡地回一个“哦”呢?估计北野武会很失落吧。

    在爱面子的男人眼里,车可远不只代步工具那么简单,一辆好车,能体现男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甚至能撑起有些男人的自信。当然了,对于爱面子的女人来说,车也是有很多特殊意义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被虚荣所困。虚荣心有强有弱,小小的虚荣看起来没什么危害,可一旦滋长起来,往往会引起很多麻烦。

    有的人平时很少用车,可见身边的人都有车了,为了证明自己买得起,就跟风买车。结果新鲜几天后,车就放在一边,很少开了。

    齐先生和妻子商量买车。齐先生说:“身边很多同事都买车了,别人有的,咱们怎么能没有?”妻子认为,他们家距离各自的工作单位不足20分钟的公交车程,平时也很少有用车的地方,买车以后的保险、油钱等费用算下来不少,所以现在买车对他们来说不仅没有多大用处,反而可能成为包袱。可齐先生听不进去这些劝告,坚持要买。买就买吧,妻子建议买一辆10多万的,可齐先生非要买20多万的,说单位只有女的开10多万的小车,男的要么不开,要么就是20万以上的,否则开出去没面子。

    自从成了有车族,齐先生原本平静、悠闲的生活全被打乱了。停车的烦恼让他成天心神不宁,他住的地方临街,是一栋老式综合楼,没院子,更没车库,平时只能把车停在楼前的空地上,没有安全感。坐在家里,只要听见报警器的声音,他就忍不住跑到窗户边探出脑袋往下瞄。特别是夜里,一听到楼下有动静,他就会惊醒,本能地跑到窗前往外张望。有天下楼开车时,齐先生瞥见车的发动机盖子上有一道长长的划痕。

    纠结了几天之后,齐先生决定以后不开车了,反正也用不着。他想把车卖掉,但一问价钱要损失好几万,太不划算,他只好租个车库把车停了进去。后来又听朋友说,车闲置久了会出毛病,得经常开出去遛遛,还得定期保养。

    妻子烦了,奚落他:“你就是瞎折腾,花钱买个累赘,如今还得花钱为这个累赘租车位,像爹一样供着。”

    本来就窝火的齐先生听了妻子的唠叨,气不打一处来,两个人闹了口角。就这样,自从买了车,齐先生就平添了一块心病。

    有的人买车,是抱着一种“别人有,我也得有”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身边的人都有车,自己如果不买,就好像买不起似的,为了证明自己买得起,就决定买车。然而,买车时除了要考虑车自身的成本以外,还要考虑日后的养车成本,养车成本包括停车和养护等各项费用,还包括耗费的精力和时间。如果没考虑这些问题,很可能陷入“买得起车,养不起车”的窘境。

    有的人经济能力有限,为了攀比,他们宁可借钱,或者贷款,也要买辆车,结果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不说,还会被巨额的费用拖入痛苦的深渊。

    网上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吴某在一家小公司上班,看着周围的朋友们都买了车,他心里痒痒,总感觉有落差。他与妻子的收入加起来每月只有5000元,除了平日开销,所剩无几。尽管这样,他仍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与妻子商量,认为可以减少平日的聚会费用,再加上些积蓄,最终实现分期付款买车。吴某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同意,反复选择后,他们决定购买一款别克轿车,售价近30万元。于是,他们去银行办理手续。由于两人的收入都不高,只有联名才能办理信用卡分期付款,一个月需要还4000余元钱,他们也同意了。

    提车的那天,吴某别提多高兴了,四处约朋友出来玩儿,主要是为了“展示”一下他的新车,朋友们也对吴某刮目相看。然而,接下来的日子,却是吴某始料未及的。

    虽然有了车,但是需要还贷款,两个人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每月还需要父母的资助。慢慢地,两个人就经常因为钱的事儿发生争吵,甚至连妻子买一件200元的衣服,吴某都会不高兴,“有那钱还得还贷款呢!”妻子则表示,如果不是吴某要买车,家里的经济就不会出现问题。

    三个月后,两个人车贷就还不上了。最终他们冲动地决定离婚,并将车卖了10余万元分了,但是透支信用卡的费用,两人却谁也没还。当银行找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话如出一辙:“车不是我买的,别找我。”

    最终,银行以两人恶意透支信用卡报案。女方当即被警方抓获,但吴某知道消息后逃跑了,被当地警方网上通缉。吴某被抓获时,早已将卖车的钱挥霍殆尽。接受警方审讯时,他总是不由自主地说:“都是好面子惹的祸!”

    为了面子买车,吴某透支了信用卡,结果贷款换不上,不但面子没了,还要进“局子”。真正的面子是靠自己的本事挣来的,车或许能满足一个人一时的虚荣心,但却未必能带来面子。买车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别把撑面子当成首要目的。

    ◎ “有面子”和“不要脸”

    在《说“面子”》一文中,鲁迅先生写道:

    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吧,人们都以能够和他攀谈为荣。

    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地告诉别人道:“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

    人问他:“说什么呢?”

    答道:“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

    当然,这是笑话,是形容这人的“不要脸”,但在他本人,是以为“有面子”的,如此的人一多,也就真成为“有面子”了。别的许多人,不是四大人连“滚开去”也不对他说吗?

    在这里,鲁迅先生提到了两个词,一个是“有面子”,另一个是“不要脸”。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脸和面子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

    “脸”除了表示面部以外,还表示一个人的尊严、荣誉感、正义感和羞耻感,而“面子”是一个人用来衡量自我期许与他人的评价是否一致的心理过程或结果,从外在表现上看,它体现为社会对一个人的认可程度。面子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但在使用上,它既有中性的意思,也有贬义,比如,“死要面子”就是形容一个人很虚荣。

    脸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底线。说一个人不要脸,那是极其严厉的批评,因为它往往表示一个人做了丧失尊严或者有损社会道德的事;而不要面子,是指一个人不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或不注重社会对他的认可,这并不损伤尊严,也不违反社会道德。由此可见,“面子”实际上是个人尊严和社会尊重的终极体现,而“脸”是一种底线。“面子”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而“脸”是任何人都不希望失去的,必须尽力去维护。也就是说,做人可以不要面子,但绝对不能不要脸。如果要面子到了连尊严都不顾的地步,那结果很可能是既丢了面子,又丢了脸。

    《孟子》中有一则著名的寓言,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齐国人,家里有大小两个老婆。齐国人每次出门,都酒足饭饱地回家。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说,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妻子对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停下来和她丈夫说话。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足饭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对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并终生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

    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扬扬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齐人背着妻妾去墓地吃祭祀的酒肉,不够吃就向人乞讨,他做这种丢尽脸面的事情,竟然回去以后向妻妾吹牛,说自己整天和有钱有势的人来往,每天吃得酒足饭饱。他以为这样就能让两个女人觉得他了不起,从而敬重他。人都有虚荣心,也都想有面子,毕竟谁都不想被人看不起,可也不能因为要面子就连最起码的尊严都丢掉了呀!试想,一个连尊严都不要的人,怎么可能有面子呢?

    要面子是以自尊为前提的,如果没自尊,就谈不上面子。要面子是很正常的需求,但过犹不及。爱面子的人往往有较强的虚荣心,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它一方面是自信的,另一方面又是不安和自卑的。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也是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典型。

    在阿q看来,有权有势、有钱、有名望,这就是有面子。正因为他死要面子,才会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饱受摧残的内心。阿q成了面子的奴仆,为了让自己能心安理得地活着,他明明挨了打,却硬说自己没有吃亏;明明受了侮辱,却硬说自己讨了便宜;在被赵太爷打骂之后,通过“儿子打老子”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他想通过意淫来获得尊严,可除了更多的耻笑和凌辱之外,他什么也没得到。

    弱者往往是最爱面子的一群人,越没本事,就越想要面子。常听有的人说“给我个面子”,面子是怎么得来的,是别人给的吗?

    面子并非生来就有,也不能从天而降,更不是跟人要来的。想有面子,想让人给你面子,得自己去挣。当你有了值得别人敬重的资本时,人家自然会敬你、给你面子。如果你没有那个资本,人家看不起你,凭什么给你面子?所以,真正有自尊的人是不会跟别人要面子的,想要面子,就自己去挣。等你有了足够的本事,有了足够的自信,就算别人不给面子,你也不会在意,因为你本身已经有面子了,不需要别人给。

    ◎ 不要不懂装懂

    对一件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坦诚面对和虚心求问。可有的人觉得,承认自己不懂,不就等于说自己无知吗?那怎么行!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足,他们不但死不承认,还要装模作样一番。

    从前,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做官。刚到南方,肯定有许多事情弄不明白,如果虚心请教别人,也许并不难懂。可这位先生却不想去问别人,他认为,那样显得自己太无知、太没面子了。他宁肯不懂装懂,结果惹出笑话来。一次,地方上有个乡绅请他去做客,大家聊得很开心,这时,仆人送上一盘菱角。这位北方人没吃过菱角,又不好意思问,主人家又一再请他先尝,无奈,他只好拿起一只菱角放进嘴里。主人看他连壳都没剥就吃下去,感到很奇怪,于是问他说:“菱角要剥了皮才能吃的,你怎么整个丢到嘴里去呢?”这人明知自己错了,却还死要面子,不懂装懂:“哦,我初到南方,水土不服,之所以连壳一块儿吃,是想去去火。”主人说:“还有这种说法吗?我从未听过。你们那儿菱角很多吗?”那人答:“当然,多得很呢!山前山后到处都是。”菱角原本是在水里长的,这人不懂装懂的样子,令主人大笑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不可能对任何事都精通,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遇到不懂的问题并不丢人,如果不愿承认,不懂装懂,结果闹出笑话来,那才真的丢人。有些时候,不懂装懂不只丢人,还会害人损失钱财。

    方大爷每月退休工资6000多元,两个儿子都有车、有房,事业有成。方大爷特喜欢收藏古玩,经常收看古玩鉴定类的节目,还查阅收藏类的书籍,口中常常叨念“器形”“包浆”之类的术语。

    一天,他打算去古玩市场“淘宝”,在路边看见一个灰头土脸的男子,面前摆放着三个小物件。他突然眼睛一亮,立刻走上前去仔细端详。只见这个物件全身裹金,上面似乎还有一些未及清除的泥土和铜绿,其中一个破损了一小块,露出好像白玉的质地,虽然天色暗了下来,但是依稀可以辨认出是马、羊、龟的形状。

    “这是金包玉啊,哪里来的?”

    “山西地窖里挖到的。”那个自称姓穆的外地人说。

    “我出1200元,你卖不卖?”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方大爷最终以2700元的价格买下这三件古董。男子称家里还有一个,一小时后,方大爷又以1800元的价格买下一只玉兔。交易后,他还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告诉男子:“如果还有货的话,再联系我。”

    方大爷回到家,反复摩挲着淘来的物件,为自己“捡了大漏”而欢喜不已。哪知有一天,他把宝贝拿出来向几个藏友炫耀,其中一个藏友断定,方大爷手里的物件都是仿品。方大爷急了,又找了几个“高手”帮自己鉴别,结果大家都一致认定是假货。这下,方大爷傻眼了,可这是路上碰到的骗子,上哪儿讨回公道呢?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古玩行里有许多托儿,他们和古玩商勾结起来,专门给一些自以为是的收藏者下套。死要面子的人被他们一架就找不着北了,有时甚至还把自己当成行家、专家,结果往往花大价钱买了假东西。

    对自己不懂或者不确信的东西,要能坦白承认,如果碍于面子不懂装懂,被人识破了丢人还是小事,要是再因此蒙受损失,那就太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