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书]帝师为后在线阅读 - 第152章

第152章

    魏越西看着这些学子的答卷,微微皱眉,“今年的殿试就这几个录取者吗?前二十甲里面没几个能挑的。”

    底下几个主考官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这场考试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亲信,新的丞相大人监考的。

    出的考题也是一再斟酌,获得魏越西许可,眼下这些答卷,他都看了看,答得的确是略微有些差强人意,但也有几个好的,可能皇上还没有翻阅到。

    见底下其他监考官都当起来缩头乌龟,许丞相只能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答道:“回禀陛下,这已经是很不错的学子了,有几个答得不错的,要不然您再往下看看?”

    德云闻言,也打着圆场道:“陛下,历年历代以来,学子总有不同,或好或坏,总归是不一般的,但能够进入殿试的定是佼佼者。”

    魏越西没有再理会他们了,看了看几份答卷。

    其实问题只有一道,也是针对今年国情的,问的是:

    民之于官,有无心论,西北大寒,倘若汝为官,如何治理灾患,为臣之道,如何平衡边疆与内地,请详论。

    他认真看了看,大差不差,少数提到了西北军权和朝廷之间的关联,但大部分都是一而概之,未有详细。

    这些人多的是迂腐的之乎者也,各种问题含糊其辞,擅用孔孟之道各种大道理挤在了试卷上。

    像太傅先生说的,这些人思维僵化,往往缺乏最重要的实事求是,针砭时弊。

    看似一大通大道理,但都没有明确回答最基础的治理方法。

    突然,魏越西看到了一张书写整齐的卷子,总算看到点不一样的,他将这张卷子抽出来,看完之后,又抽出来两张卷子。

    “这些都是回答尚可的,便允他们入宫面见朕吧。”魏越西淡淡说道。

    许丞相微松口气,接过来那三张卷子,至于其他卷子皆由几位主考官评定先后次序了。

    前三甲已经出来。

    接下来便是前三甲面见圣上,由圣上亲自出题,最终确定最后名次。

    傅萧笙被通知之时,并无意外之色。

    他的态度不谦不卑,比较那两个欣喜若狂的举人,倒是令许丞相高看不少。

    “你们三人切记,在陛下面前不可无礼。”许丞相将三人带入内殿,金碧辉煌的殿内,烧着地龙,可比外面暖和不少。

    傅萧笙扫了一眼这里,随后眉眼低垂下来,其余二人将上方皇帝未至,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里。

    他们一辈子也未曾见过如此多的稀世珍宝,皇宫可真是好地方。

    “陛下驾到!”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两道尖细的嗓音响起,周围不少人立刻跪了下来,三人立刻也跟着众人行礼。

    “起身吧。”一道冷冽的语气响起,三人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来。

    傅萧笙看到高位上的男人之人,忍不住瞳孔放大。

    怎么是他?!

    他快速低下头来,不让那人窥见他的失态,幸好不只是他,另外两人目睹到如今圣上的真容,都忍不住长大了嘴巴。

    片刻之后,他们才慢慢调整好表情。

    陛下竟然是如此年轻又俊朗的人?!

    难道不是长相太丑,才娶了个男妻吗?!

    这……

    两人听的都是传闻,未见过其人,一时半会和记忆当中的对不上,魏越西的相貌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不只是他们。

    傅萧笙也是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情绪。

    之前他们在山寨的确起过冲突,但那时候他戴着面具,全身武装,对方也没有完全看见他。

    应该不会认出他的……

    傅萧笙在心里面安慰自己,就是在悬崖之时,对方也仅仅看见了他的背影,世界之大,背影相似的何其多人,对方不可能认出他的……

    他只能够这样想着。

    魏越西的确没有在意他们的神态,只让侍卫们抬进来三筐稻谷。

    这……连在一旁的许丞相都有些打鼓了,好端端的,魏越西怎么突然抬出来这些谷物?和殿试有什么关系?

    魏越西抿了抿薄唇,那双黑眸沉沉,“能够进前三甲之列,想必三位皆为佼佼者,而今天这考题不在天上,取之地下。”

    三人看着侍卫将那三箩筐稻谷抬到他们的面前,面露疑惑。

    魏越西不紧不慢地说道:“这是前三年前的贡粮,保存极好,几乎没有变化,你们上前看看,要区别出这些谷子的分量、成色、产地和优劣。”

    这场科举考试一下子难坏了三名考生,连傅萧笙都皱起眉头。

    其他两位考生更是富家子弟,自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知道什么稻谷?

    他们面露难色,却又不得不上前查看。

    一番各自观察之后,一名身着绛蓝色衣袍的中年举人缓缓开口:

    “第一筐稻谷来自扬州太湖一带,是陛下最新培育推广的杂交稻,颗粒饱满,相较于其他两筐,明显这一筐麦穗更加长。”

    这一位是夏举人的回答。

    魏越西微微点头,给他加了一分,“那另外两筐呢。”

    夏举人还算诚实,“草民也就读了些农学杂书,认不得太多,实在无法知晓了。”

    真是运气好,要不是他在家里面吃过这种好吃的大米,妻子跟他多提过两句,他其实也是一种都认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