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基建]被误认是神明以后在线阅读 - 第346页

第346页

    这个希腊工匠顿时自信心爆棚, 伸手从伊南手中接过了炭笔,伸手在白板上“刷刷刷”地画下几条直线,甚至在白板一角直接画上了一个太阳的图案接着又开始比划——

    伊南看着看着,她又明白了:

    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的事迹中,最有名的一件就是根据手杖和金字塔的影长测算金字塔的高度——据说这种方法曾经倾倒埃及的法老。

    现在, 这个希腊工匠在白板上画的,正是测量建筑物高度的方法。

    但这倾没倾倒埃及的法老不知道, 反正几个来自埃及的工匠突然一起跳上台, 用刚学的生硬巴比伦语说了一句:“请……”

    希腊工匠便将炭笔让给了埃及工匠, 双方你来我往,立即以白板为基础,炭笔为工具,飞快地“讨论”起来。

    讨论到最后,双方发现他们其实是殊途同归,最终得出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双方相视一笑,相对行礼,认认真真地道了一声:“谢谢!”这才各自退下。

    撒尔又惊又喜,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伊南,心想:果然……不用花大把的时间学习语言,工匠们也能自行沟通。

    伊南心里自有她的小算盘:现阶段世界各地从事建筑的工匠,最擅长的恐怕都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一些比较浅显的力学——这些足以让他们修建出坚固稳定的建筑。

    这些领域的设计与计算都离不开纸面的演算。现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纸张”,用泥板或者羊皮纸画图较为不便——像她刚才这样,使用白板和炭笔,恐怕是最方便的边画边算的方法。

    这就像后世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师都能使用绘图软件绘图一样,有些内容,不必言说,可以用图形和计算来交流。

    这边撒尔也渐渐明白过来,立即吩咐下去:叫人准备大批用白垩涂成白色的木板,再取一些炭笔来,供工匠们使用。

    但是在伊南这里,她还有另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进制问题。

    巴比伦人沿袭了苏美尔人发明的数字与进制系统,因此使用的是六十进制。而目前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都是在使用十进制。

    因此刚才埃及工匠看希腊工匠的演算过程,觉得实在是没问题。但是底下的巴比伦工匠就看得一脸懵圈:——这些都是啥?

    会后,伊南又花了些水磨功夫,一个一个去询问所有的工匠,问他们习惯于使用何种进制,习惯如何计算,最终得出结论,使用十进制的工匠人数最多,其次才是六十进制。

    事实上,六十进制对于早期苏美尔人,以至于后来的巴比伦人,都是很适合的进制:因为他们热爱商业,六十进制能够帮助他们用较少的空间记录较大数量的商品。

    但对于更加擅长几何学和建筑设计的埃及和希腊人,他们似乎还是更加喜欢使用十进制。

    两种进制的混合使用,也让工匠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很多问题。

    不得已,伊南干脆决定:还是我来吧!

    她要引入的,自然是“阿拉伯数字”,也就是印度数字。

    虽然将来所有这些进制都将被数字世界的二进制所统一,但是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推动人类的数学大踏步的向前迈进的,还是十进制记数法和那些来自印度的数码符号。

    她现在所站的这个时点,距离印度人发明他们的数字,大约还有9个世纪。伊南这么做看似有些拔苗助长了。

    但事实上她带来的变化不能算是巨大:这个时代已经有很多人在使用十进制记数法。她所做的事实上只是引进了一套比较容易书写的十进制数码符号罢了。

    她还很清楚地记得她出发前往古代之前,丹尼尔对她说过的话:如果真是“揠苗助长”,历史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

    也就是说,她现在引入了“阿拉伯数字”,按照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在这个时代只会把它当做与希腊数字、罗马数字类似体系的符号来使用,而不会发展出更加高级的数学。

    因此她并不太担心。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后,伊南开始向所有的工匠推销她这样一套可以“弥合差异”的“新”数字系统。

    在巴别塔的工地附近,到处都可以看见来自各地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之间的“对照表”,方便使用不同数字的埃及人、希腊人一一对照,也方便巴比伦人使用不同进制进行转换。

    除了这些大型“对照表”之外,伊南也尽职尽责地每天在巴别塔工地的各处巡视,充当这些工匠之间的翻译官和调解员。

    偌大的工程,由来自各地的不同工匠负责,磕磕碰碰总是少不了的。

    伊南给他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工具(白板与炭笔)与基础(十进制数字系统),也提供了友好沟通的三句话。

    但是这并不总能解决一切矛盾。

    有时来自不同地方的工匠能够为了相左的意见争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大家干脆都用自己的语言骂街——反正对方也听不懂,能出出气也是好的。

    但只要伊南出现在他们身边,所有的工匠会先是惊讶地都跳起来,然后相互看看,彼此鞠躬行礼,互相道声“对不起”,就立即平了气——比什么都管用。

    随后伊南会参与他们的讨论,将有些不太方便用纸笔表现的沟通内容翻译给另一方知道。

    翻译的结果往往是双方恍然大悟,彼此理解,然后在伊南的帮助下,共同找出解决方案,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