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八零幸福生活在线阅读 - 第21页

第21页

    别小看这一块钱,这都算是不少的了。

    现在这礼金大多还都是只上几毛钱呢,不过这也跟亲疏远近有关。

    秦老太和秦慕童被安排在靠角落一点的席面,这一桌除了他们俩之外,还有两家人,都是母亲带的好几个小孩儿。

    至于男客,则被安排在另一边。

    有小孩子在的席面,那基本上都是清净不了的。

    而且现在的小孩子过的日子都不怎么样,平时也难得能吃到点带油水的好东西。所以这每次吃席,小孩子们都特别兴奋,抢菜抢得那就跟打仗似的,生怕自己一个手慢,想吃的就吃不到了。

    孩子们的母亲这时候也顾不得礼节了,同样是在飞快的夹菜。只不过,她们不是夹给自己,而是夹给狼吞虎咽的孩子们。

    这样的场面当然不怎么好看,换了是从前的秦慕童,她压根儿就不愿意和这些看起来脏兮兮的小孩子们同桌。

    可是现在,秦慕童知道,如果家里过得还可以,如果平时吃得还不错,这些孩子们又何至于如此?

    秦慕童默默的把桌上的菜肴,往孩子们所坐的位置推了推。

    其实郑家今天这席面真算不上好,大多都是蔬菜,不用问都知道这是郑家自己种的,要吃的时候在地里现摘,或是把家里一早存储好的拿出来用就行了。

    一眼望过去,郑家也摆了几十桌席面吧,而每一桌除了素菜之外,也只有一碗蒸肉,和一盆鱼汤。

    蒸肉就是咸菜蒸腊肉,鱼汤里的鱼就是从秦慕童当初秦慕童洗衣服落水的那条河里捞出来的,成本不高。

    也亏得郑秋丽她爸有一手捞鱼的本事,再加上这大过年的,几乎家家都做了腊肉。不然的话,这席面上想弄出这么两份荤菜来,还真是不容易。

    桌上的孩子们,也就是抢腊肉和鱼肉最欢实。

    秦慕童则只夹了点蔬菜吃,对这俩荤菜是碰也没碰。

    秦老太知道孙女这是好心,也知道孙女还有些爱干净,也不说破。

    反正家里还有肉菜,孙女少了这一顿也没啥。

    大家伙正吃着饭呢,新郎那边就来接人了。

    新郎也不过才十八,是个很年轻很有精神的小伙子。不过他个子不高,只有一米六五的样子,而且黑漆漆的,跟个黑炭头似的。

    面对新娘这边亲戚们的打趣,新郎十分腼腆,笑呵呵的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几乎全是新郎的叔叔婶婶们在应对。

    看得出来,新郎对即将到来的婚姻生活,也挺期待的。

    感受着周围的喜庆气氛,秦慕童不禁笑了起来。

    郑秋丽嫁过去之后,应该能过得不错吧?

    她正走神着呢,就见熊小芬堵在郑秋丽家的大门口,大声嚷嚷道:“秋丽可是我们郑家这一辈女孩子中,最能干的一个!你们想把秋丽接走,怎么着也得表示一下诚意吧?”

    郑秋丽的父亲郑友德,和郑红星是堂兄弟,熊小芬自然也算是郑家人。她这会儿代表郑秋丽的娘家人发话,别人还真不好说什么。

    而且她的话本来也没错,如此也是表现双方对新娘的重视,寓意着新娘嫁过去之后能过得好。

    新郎家对此显然也是早有准备的,新郎的舅娘立马就掏出了一个红封递过去,笑道:“我们家是真心稀罕秋丽,只要秋丽嫁过来,我们肯定是把她当亲闺女对待的!”

    熊小芬一把抢过红封,原本该让门的她却没撤,反倒直接当着众人的面就拆开了红封,露出了里面装着的两分钱,她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两分钱的红包,亏你们也拿得出来!”熊小芬反手就把那两分钱扔在了新郎舅娘的脸上,黑着脸道,“我们郑家就是再穷,也没有穷到这个份儿上!你们今天要是没诚意,那就别想接走我们秋丽了!”

    新郎家的迎亲人脸色也变了。

    这新娘家堵门为难新郎,原本也是习俗惯例。不过这年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这堵门闹一闹,图的也就是个喜庆,一般很少有人真的计较这红封装了多少钱。

    再说了,这不拿红封直接接人的,其实才更常见。

    新郎家的人其实一早就准备几十个红封,每个红封里装的也都是两分钱,就是准备应付堵门的娘家人。没曾想郑家人也挺讲理的,压根儿没人堵门,只出了个熊小芬一个!

    大家更没想到的是,熊小芬还当中拆了红封,嫌弃新郎家给的红封太小,直接就下了新郎家的脸面!

    第19章 回来

    一看男方家亲戚的脸色都不好看,连好脾气的新郎都涨红了脸,郑秋丽的舅娘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忙上前打圆场道:“红包我们当然是准备好了的,这不是一时着急,没来得及拿出来嘛!”

    这门婚事是她介绍的,新郎新娘双方又都是她亲戚,她当然不希望在接亲这么关键的时候,闹出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来。

    郑秋丽的舅娘一个劲儿的朝男方亲戚使眼色,男方亲戚那边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了,只得忍气吞声,又掏了几个红封出来,全塞进了熊小芬手里。

    熊小芬顺手就又要当场拆红封,被郑秋丽的舅娘赶紧拉到了一边:“我说秋丽她大伯娘,今儿可是孩子们的好日子,咱们做长辈的,意思意思一下也就行了,可不敢耽搁了吉时,误了孩子们的大事。”

    郑秋丽的父母也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