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孔明战仲达之败既胜
轩军粮船被截的消息,如春风中的柳絮,立即在全军蔓延开来。 潼关城内,守关军士们人心惶惶,均以为轩军再无回天之力。 就在大家都忧心忡忡之际,唯独诸葛亮依旧是那样的云淡风轻,极为轻松的样子。 天近午时。 诸葛亮正在房中审阅公文,突然从门外风风火火闯入一人,抬头一看,见是薛仁贵,随即轻笑道“仁贵将军,何事如此匆忙?” “丞相,粮船被截一事,你可知晓?”薛仁贵急切的问。 “已知。”诸葛亮心平气和的说。 “那押送粮草的士兵,均被斩杀一事,丞相可知?”薛仁贵再问。 闻言,诸葛亮叹了口气,说“他们都是轩军的英雄,我已将名单送往长安,轩王定会在忠烈山替他们立碑。” “现在不是立不立碑的时候,司马懿的大军,本就数倍于我们,如今他们又获得了大批的粮草,今后的攻城战,一定会更加惨烈,丞相因何不急?”薛仁贵急得几乎要跳起来一样。 诸葛亮注视着对方良久,随后将竹简拿起来仔细观看,眼睛盯着竹简上的字,嘴中却慢条斯语的说道“薛仁贵听令。” “在!” 薛仁贵以为对方终于要有所准备了,当即站直了身体,等候即将下达的命令。 “令你安排庆功宴席,待司马懿退军后,即可犒赏全军,以慰众将士一月来守卫潼关的辛劳。”诸葛亮盯着竹简轻声道。 “啊?” 薛仁贵一脸惊奇之色,出声问道“我军已处在风口浪尖之际,再也抵挡不住司马懿的几次攻城,此时不想办法巩固城防,为何还要大摆筵席,做此无意之举?” 诸葛亮没有再出声解释,而是语气突然变得极为严厉,说道“服从命令!” 薛仁贵身体一僵,但还是微微躬身施礼,随后满心不甘的转身走出房间。 这时,诸葛亮才慢慢的抬起眼皮,望着对方离去的身影,语重心长的轻声道“败既胜。” 虽然潼关守军,都在担心司马懿即将要发起的猛烈攻势,但这几日来,潼关城下却超乎常然的风平浪静,没见到一个敌军的身影。 同时,更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本来占据着战场主动权的司马懿,居然在第三日的上午,神乎其神的退军了。 近四万的大军,一路向着弘农退去,行走在大路上的军队,好似几条蜿蜒留长的巨龙,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甚是壮观。 可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支堪称精锐的部队,此时却已是病歪歪的样子,士兵们人人脸色惨白,失去了原有的红润气色。 同时,更为差异的是,部队每走一段路,便会有不少人跑出队伍,龇牙咧嘴的跑到路边方便。 是想,成群结队的军兵,排在路边一起方便,一个人刚完事,另一人又来,大家一边拉一边走,是一道怎样的风景。 一辆行走在队伍中的马车里,司马懿表情凝重的坐在恭桶之上,眉头微微颤抖的同时,也将诸葛亮的祖宗十八代,在心底全部问候了一遍。 “诸葛亮!你个妖人,亏你还是轩军的丞相,竟然用出如此下三滥的计策,你妄读圣贤书!你不配与我为敌,你不配当一国的丞相,你……哎呦!” 正在不停谩骂的司马懿,突然一阵腹痛,紧接着车内泛起一阵恶臭,随后,待看司马懿的脸上,露出一副舒缓的面容,不过刚刚舒服了没多久,五官又再一次扭到了一起。 原来,三日前,孙礼在将粮船送回军营后,全军上下,立即一片沸腾。 本来军士们连日作战,食物一直很是紧缺,到后来,全军已经发展成每日只吃一顿饭的地步。 这也是司马懿一直苦恼的事情,但是,在那次劫营之后,司马懿意外的收到了,对方要送粮给曹操的消息。 心中窃喜的司马懿认为,此事乃是上天对自己的眷顾,但一向机警的他,又怕是诸葛亮的计策,后来在经过对方查证后,得知此事不假。 本以为在智谋上,自己略胜诸葛一筹,猜出对方送粮的路线,得到了大批的粮草。 哪知人家诸葛亮从最开始,就是一步一步设计,无论是出兵劫营,还是送粮改道,甚至为了计成宁可牺牲一些军士,也要骗得自己上当。 在司马懿享用了美味的战利品后,当第一次感到腹痛之时,聪明机敏的他,便已经猜到了诸葛亮的用意,不过此时却已为时已晚。 大军平静了两天,开始逐渐出现腹痛者,慢慢的扩展到了全军,近四万的大军,天天拉痢疾,使得军营附近恶臭满天。 见军士们拉的头重脚轻,四肢乏力,一个个病歪歪的样子,司马懿便知道,此次是自己败了,自己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败了,败的不是战争而是身体。 最终。 在满不甘心的情况下。 在留下一营的恶臭后。 在未来必将成为沃土的大地上。 司马懿下令,全军退军。 可能有人会问,司马懿在得到军粮后,没验一验里面有没有毒么?或者是军营中里,难道就没有几个治疗拉肚的良医么? 这里来解答一下,粮食验了,医生也有,可是都没有任何作用。 首先诸葛亮用的药,并非普通的毒药,乃是当年在长安时,孔明亲自登门向华佗索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今后能用的上。 至于军营中的医官,此时也毫无办法,因为此药不致人命,只能让人一直腹泻,要向痊愈必须慢慢调养,所以在检验时,也没查出什么毒性,更无法有效的医治。 就在司马懿大军退去之后,闻听此消息的薛仁贵,一脸喜悦的去见诸葛亮,言此时大军退去,并自告奋勇的想要领兵前去劫杀。 闻言,诸葛亮摇了摇头说“虽然,司马大军退兵,但必定会安排大将断后,所以薛将军还是不要追了。” 听完对方的建议后,薛仁贵觉得也有道理,便出声问道“丞相,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摆宴,犒赏全军,等三日后可出兵前往司马懿的大营,司马大军人人病态无力,一些过重的器械必然无法带走,将军可取回,当是我们的战利品吧。” 诸葛亮说着,又看向东方说道“去一趟飓风岭吧,那里还有我军数万将士的尸首,没有得到掩埋,相信这也是轩王一直挂念的事。” 闻言,薛仁贵变得有些失落,低头拱手道“末将这就去办。” 至此,潼关一战正是结束,诸葛亮妙计以少胜多,迫使司马懿退军,从而解除了轩军一次重大的危机,更是令刘轩在今后统一全国的道路上,做出了巨大的铺垫。 随着潼关战事的结束,崭新的篇章也即将被人翻开,天下的格局也终于发生了一次巨大的改变。 长安城外。 刘轩王袍加身,站在高台之上,俯视着眼前整整二十万大军! 郭嘉、陈宫、赵云、马超、张辽、徐晃、庞德、高顺、姜维等一干文武,从前线归来齐聚此地,等候轩王的命令。 刘轩看了大军良久,最后面容刚毅的朗声对众人讲道。 “老子曰天地不仁,当以万物为刍狗!孔子云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今天我刘轩尽起雍凉之兵,就是要违天道,做小人!我要让董卓付出他应有的代价,我要为飓风岭一战,所有死难的英勇将士报仇!至此,我刘轩已轩王之名,向天盟誓,昭告天下,凡董军见轩字王旗,不降者,破城之日,军兵尽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