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书迷正在阅读:献给洛基的花束[综英美]、[历史]清穿之福晋万安、[综]是芥川龙之介不是垂耳兔、穿书后我在求生节目中爆红了、亵神(1v1 h)、家养小首辅、轰动全球后祖宗摊牌了、炼爱(np 骨科)、唐时江湖行、我不做A了!
历朝历代,任何一次改革都必然会革掉少数人的利益而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开始的时候,那些暗中关注税改的官员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是,随着他们对赵家村计司工作的持续跟进,他们发现,计司的这一系列动作往长远看得话好像并不仅仅是要革掉少数人的利益那么简单。 虽然,如今的改革只是着点一个村,但这个村子在计司进驻的两个月期间,除了种植新型农作物之外,还设立了学堂、改造了水渠,增建了水车……听说,最近又新设了一个什么计司药堂,还给全村的人都建立了医疗档案。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关键的一点是村民只需要日积月累采采草药交到计司药堂,就能实现看病不花钱,这里面若非是有巨大的利润支持,单纯从表面看的话,将来若这个药堂在大周境内推行起来,可是存在着入不敷出的巨大风险! 于是,有些官员就坐不住了,他们看不到计司药堂内的利润,只着眼表面便武断认定这个计司药堂会毁了大周!然而,给陛下上折子劝说,那根本就是石沉大海,连个响儿都不会有。所以,在经过了几番挣扎之后,几位言官决定要从计相着手阻拦—— 于是,就有了高悦的马车才到青龙门外,就被几位当朝大员给当街拦下的一幕! 青龙门可是平京东向出城的唯一出口,这里每日人流可想而知!因此,那几位大臣往高悦的马车前才站成一排就瞬间引起了百姓们的围观! 大臣们报了姓名,对着高悦的马车说话还挺客气,道:“……想请计相喝杯热茶,不知计相意下如何?” 马车的车帘‘嗖’地一下被掀起来,露出李皎阳隐含怒意的脸,他对那几位大人不大客气地道:“几位大人麻烦让让!你们当街拦着在下的马车,不知道的还以为各位是存了什么坏心思!这要是传开了,李某名声受损不打紧,影响了几位大人的官声可就不好了!” 那几人纷纷一愣,连忙让到一旁,又急着解释道:“实在不知是公子车架,望李公子不要误会。我等是在此等候计相大人,有事相谈。” “计相大人不在!”李皎阳说完,就一甩车帘,一点儿面子也没给那几位大臣留。他坐回马车里,扭头对高悦小声道:“这些人一看就来者不善,大人不要理睬就好。” “嗯。”高悦心想,也不知这些人要跟我说什么,这么明目张胆的劫车,想必是不怕陛下知道,既然不怕陛下知道也就是相当于是他们心中很有底气,自认为此举不算过火…… 他想到此,便掀开车帘对坐在外面的暗日低声吩咐了句‘去看看’。暗日微一颔首,缰绳已交到了小幸子手里,他人化为一道黑影,淹没在人海之中。 高悦先回了户部,他一进衙门大院,立刻受到了隆重迎接。户部十六司的所有人几乎全部到场,所有人一见高悦就都围了上来向他问好,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不加掩饰的敬意,那是发自内心的认同。 高悦心里很清楚,他们计司在东郊的所作所为最起码已经在户部获得了一直认可。这种感觉就好比,一个最初被所有人质疑的人,在经过一番艰苦奋斗之后,证明了自己,从而也收获了鲜花和掌声。 有一点小小的感动。 这时人群外响起了一声咳嗽,众人回头看去,见是李尚书,连忙向两侧让开。高悦穿过人群走到李尚书面前,恭敬行礼,道:“下官应召回京,参见尚书大人。” 李尚书忙将高悦扶起,道:“总算是回来了。回来就好!你随老夫来吧。” 高悦跟着李尚书进了尚书专用的衙室。满院子的官员们自然也就散了,计司的众人回去后,不免疑惑,从刚才李尚书的神色看来,似乎是又出了什么要事,说不准接下来就又有计司大显身手的机会了,这次他们一定要主动请缨,争取也像梁辰一样为百姓做一番实事出来! “大人急招下官回京,所谓何事呀?”高悦问。 李尚书便将皇帝陛下的意思说了出来,道:“日前多地州府纷纷上表,询问春闱是否增设哥儿科考,这事老夫想着得需结合东郊税改的进展,因此将你召回商议。你要知道,若是东郊税改成功,明年开春便可在多地推广开来,光靠计司的人手可是不够的呀!” 原来是这个事。这事说急也急,说缓也可以缓,关键还得看明年的春收情况,若是大丰收,别得州府暂且不说,平京东郊是肯定要全面推行的,届时光是计司这几个人肯定是不够用。除了管理型人才,还需要医官、教员、水利、建筑等专业型人才,这些人才从选拔到培训到进入储备人才库,没有几个月肯定是不够的。 因此,高悦这些天其实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因确定不了明年春收的情况,这件事他有想法,却也只停留在想法的层面。 他是真没想到,其它州府竟然比他还急,已经到了给陛下上表请旨的程度了。他问李尚书:“请旨的州府可知都有哪些?” 李尚书便拿出了一叠奏折,高悦翻了翻,发现竟然有一半以上是来自南方的州府,便微微皱了下眉,道:“如今税改政策还未最终定论,南疆州府想要争相效仿虽是好现象,但山高路远,若有突发状况,恐应对不及反而后患无穷。下官在想,税改还是要以京城为核逐渐向外推广,待一切成熟之后,再于大周境内全面开展。人才选拔倒是不必拘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