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在线阅读 - 第011章| 魏武卒苦守三城 随巢子求方鬼谷

第011章| 魏武卒苦守三城 随巢子求方鬼谷

栅门外面,随巢子、宋趼拱手肃立。

    房门开启,童子让到一侧,鬼谷子站在门口。

    随巢子拱手:“晚辈随巢拜见先生!”

    听到“晚辈”二字,宋趼吃一大惊,赶忙跪叩。

    “呵呵呵,”鬼谷子看他一眼,向随巢子还礼,“怪道老朽几天来心神不宁,原来是老墨子的高足驾到了!”

    随巢子再揖:“晚辈冒昧登门,有扰前辈清修了!”

    “来都来了,这还客气什么。”鬼谷子退后一步,让开房门,伸手,“巨子请!”

    “先生请!”

    鬼谷子也不谦让,头前走进草堂,在草席上坐定。

    随巢子跟着走进,坐于客席,宋趼自是立于身后。

    鬼谷子看向童子:“童子,看茶!”

    童子沏好三盏茶水,放于案上,候立于鬼谷子之后。

    随巢子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品味,再啜,再品,如鉴赏古董一般:“仙品,仙品,仙品哪!”放下茶盏,拱手,“谢前辈仙茗!仅是此茗,晚辈就不虚此行了!”

    “呵呵呵,”鬼谷子淡淡一笑,“是巨子口福好,赶得巧了!”

    随巢子再品一口:“此茶可是先生亲手所培?”

    鬼谷子摇头。

    “哦?”随巢子惊愕道,“除了先生,世上还有何人能培出此茶?”

    “此茶乃天地生成,自然化育,非人为之力所能培养!”

    “即便如此,采撷之人亦非凡俗!”

    “这个倒是让你讲对了。旬日之前,列御寇云游过此,此茶乃他所遗!”

    “唉,”随巢子长叹一声,“听闻列子驾云御风,如天马行空,晚辈无福一睹。晚辈若有此能,不知可省多少草鞋啊!”

    “呵呵呵,”鬼谷子笑出几声,“若是巨子拥有此能,天下诸侯怕就睡不安稳喽!”

    鬼谷子此言有讽喻墨者为天下事四处徒劳奔波之事,随巢子抱拳道:“惭愧,惭愧!晚辈愚痴,见笑了!”

    鬼谷子显然已知随巢子来意,以攻为守道:“列御寇留下的不只是茶,还有一个故事,赏心悦目啊!”

    随巢子觉出鬼谷子话中有话,倾身问道:“晚辈愚拙,有幸品赏否?”

    “童子,”鬼谷子转对童子,“你的记性好,就讲给巨子听听!”

    “我??”童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先生,您是说??”顿住,目光急切地盯住他。

    “呵呵呵呵,”鬼谷子笑道,“你小子别是没有记住吧?”

    “童子当然记住了!”童子兴奋地应一句,跨到随巢子前面,挨鬼谷子坐下,对宋趼招手,“这位大哥,你也坐下!”

    墨家规矩极多,等级森严,宋趼哪里敢与巨子并坐,嗫嚅道:“我??”

    “坐下好听故事呀!”童子指下随巢子身边的草席。

    “仙童让你坐下,你就坐下!”随巢子笑道。

    宋趼坐下,模样局促。

    “随巢巨子,”童子清清嗓音,朗声道,“你二人听好了!”坐直身子,如说书一般:“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顿住,斜眼看向随巢子二人,“随巢巨子,您说,北山愚公和他的家人,傻不傻?”

    随巢子微微点头:“嗯,是有点儿傻。”

    “也不是都傻。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宋趼显然是听进去了,挠挠头,若有所思:“是呀,往哪儿堆放土石呢?”

    童子拖长声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宋趼惊愕了:“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啊!愚公搬山了吗?”

    “当然搬了!”童子应道,“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乖乖,”宋趼咂舌,“才三个人哪!”

    “还得再加一个。‘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这??”宋趼越发惊愕,“一个刚换牙的孩子,能帮什么忙呢?”

    “唉,是呀。”童子轻叹一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随巢子看向童子:“那个愚公怎么说?”

    “愚公太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随巢子微微闭目,陷入长思。显然,鬼谷子已经明了他此来的目的,借这个故事来堵住他的话头。

    “这这这??”宋趼仍然沉浸在故事里,惋惜道,“愚公真是一根筋哪,即使子子孙孙无穷尽,但得搬到何年何月才是!”

    “呵呵呵,”童子笑道,“说搬也就搬走了!”

    “啊?”宋趼一怔,“怎么搬走的?”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宋趼长嘘一口气,惊叹道:“乖乖!”

    童子看向随巢子:“随巢巨子,故事讲完了。”

    随巢子睁眼看向鬼谷子,抱拳道:“晚辈谢前辈点拨!”

    “哦?”鬼谷子假作糊涂,“老朽怎么点拨你了?”

    “前辈是借北山愚公喻示随巢!”

    “呵呵呵,”鬼谷子笑道,“巨子夸大了,愚公哪里及得上你呀!”

    “敢问前辈,为何不及?”

    鬼谷子反问他道:“请问巨子,何为太行山?何为王屋山?”

    “太行者,他之喻也;王屋者,我之谓也。列先生是说,大凡人心,皆有二山为障,一是心中有他,二是心中有我。”

    鬼谷子连连点头,赞赏道:“所解甚是,巨子心中有道啊!”

    “谢前辈谬赞!”

    “在巨子心中,王屋一山早已搬走,唯余太行一山;而在愚公心中,太行、王屋二山俱在!巨子只需移去一山,愚公却要移去二山。移一山与移二山,孰难孰易,一目了然,愚公怎及巨子呢?”

    “唉,”随巢子长叹一声,“前辈所言虽为大理,却是不合随巢之情。”

    “你有何情?”

    随巢子苦笑道:“愚公心中虽有二山,却矢志移之;晚辈心中虽只一山,非但无志移之,反倒为之烦恼不已,夜不成寐!”

    “呵呵呵,真是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啊!”

    “不瞒前辈,”随巢子凝视鬼谷子,直抒胸臆,“晚辈此来,为的正是这座太行山!”

    见他直奔主题来了,鬼谷子连连摆手,语气决绝地把话堵死:“太行也好,王屋也罢,早与老朽没有瓜葛。巨子若是单为此山而来,看来只能抱憾而去了!”

    随巢子心中一沉,眉尖微动,给出一笑:“呵呵呵,那就不提此山了。晚辈此来,还有一求,望前辈赐教!”

    “说吧,还有何求?”

    “先巨子早年收治一个患者。患者脓肿已成,久治不愈,先师引以为憾。仙去之时,先师将他托给晚辈。晚辈奔波数十载,劳心竭虑,仍旧回天乏术!时至今日,患者毒已至骨,病入膏肓,近于不治。先师在世时,曾嘱晚辈,说前辈这儿有救治良方。晚辈原本不想打扰前辈清修,可实在是苦于无奈了!”

    “呵呵呵,”鬼谷子捋须笑道,“绕来绕去,你这颗济世之心,终是难了啊!”

    随巢子改坐为跪,叩首:“随巢恳请前辈以天地大爱为念,教晚辈一个救治良方!”

    见巨子下跪,宋趼紧忙改为跪姿,五体投地。

    “唉,你呀,”鬼谷子看他一眼,轻轻摇头,叹道,“真就和那老墨子一模一样,非要将那浑黄的河水滤清不可!”

    随巢子再叩:“晚辈愚拙,恳请前辈赐教!”

    “好吧,说说看,你是如何救治那个患者的?”

    “晚辈所施,依旧是先师成方,先以膏药敷其病灶,以汤药释其毒素,再视其阴阳盛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徐徐调理。可惜的是,调理迄今,患者病情非但未见好转,反而加重,脓肿日大,毒已至骨,随巢苦无良策,苦恼不已!”

    “你师徒所施,本是救治正方。之所以未见功效,是因为时日未到。慢药出慢效,老墨子之方旨在除根,功效只能彰显于日后,你急个什么呢?”

    “能得前辈肯定,晚辈心中甚慰。只是囊肿日大,脓毒日多,为害日剧,患者日苦,随巢每每见之,心实不忍哪!”

    “如此说来,巨子所困,不过是不忍面对脓肿,希望一夕除之!”

    “唉,”随巢子轻叹一声,“此为晚辈奢望啊!不瞒前辈,若是能一夕除之,晚辈死无憾耳!”

    “倘若如此,老朽倒有一方,只恐巨子不肯施为!”

    “前辈请讲,”随巢子眼中放光,“晚辈已经走投无路,无论什么方,都愿一试!”

    “你可持利刃一把,割开病灶,剜去脓肿,刮骨剔毒!”

    随巢子闭目,良久,睁眼,缓缓应道:“重症之人忌用猛药,此为医家常理。前辈此法虽好,怕只怕此刀下去,脓肿未除,患者先已疼死!”

    “患者也许会疼死。不过,疼死之后,患者仍可醒来。此时,病灶已除,巨子只需外敷生肌之药,内补所失元气,数月之间,伤口或可痊愈。届时再行温养之药,调理阴阳二气,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患者必可恢复如常,身健体康!”

    随巢子埋头有顷,拱手道:“前辈之方,化长痛为短痛,堪称绝妙!”略顿,叹喟:“唉,今日看来,晚辈一生所求,皆是方不对症,药未入里啊。”

    “呵呵呵,”鬼谷子笑着盯住他,赶客了,“良方已出,请问巨子还有什么要求吗?”

    “有有有,”随巢子连连拱手,“前辈之方快刀利刃,以毒攻毒,实非随巢所长。随巢斗胆求请前辈亲往探视患者,捉刀割瘤,剔骨疗毒!”

    鬼谷子语气决绝:“老朽早已不问世间俗务,一意山野逍遥,巨子所请,实难从命!”

    随巢子不依不饶:“前辈已经看透症候,开出良方,为何不多走一步,使患者早脱苦海呢?”

    “人生在世,有乐就有苦。有苦也就有乐。人生苦乐皆由自然,亦皆归于自然,巨子何苦勉为其难呢?”

    随巢子急了:“苍生自相残杀,青春死于非命,老弱孤苦无依??天下苦难,早非晚辈言语所能形容,以前辈慧眼,岂能不知?前辈既知,又何忍居此幽谷,独善己身?人生苦乐虽为自然,战乱杀戮却是人祸。既为人祸,当有人治。晚辈乏力,只能恳求前辈了!”再次改坐为跪,叩首于地。

    宋趼再挨巨子跪下。

    鬼谷子视若无睹,转看门外。

    随巢子二人再无言语,一直跪着。

    童子看不下去了,小声劝道:“先生,您就应下吧!”

    “巨子,”鬼谷子横童子一眼,缓缓站起,“你二人早晚跪得累了,就自己起来吧。老朽功课未完,该进洞了!”转个身,头也不回地走进山洞。

    见鬼谷子隐没在洞里,童子冲他的背影吐下舌头,做个鬼脸。

    随巢子二人依旧跪着。

    “唉!”童子轻叹一声,扯拉随巢子的胳膊,“巨子老丈,您就别求他了,童子为您做碗好吃的,补补元气,趁天色看看谷里的风景,晚上就在草堂里歇一宵,赶明儿趁早下山!”

    随巢子长叹一声,缓缓起身,在童子的头上轻抚几下,迈起沉重的步子,走出草舍。宋趼冲童子抱拳作别,跟在后面。

    童子送到路口,依依惜别。

    时已向晚。

    鬼谷山道上,随巢子师徒沿来路缓缓走着。

    到谷口时,看着刻字的巨石,随巢子的步子越来越慢。

    “巨子,”宋趼小声问道,“我们??这就离开此谷吗?”

    随巢子轻叹一声,在巨石边坐下。

    “巨子,”宋趼心有不甘,“要不,我们再回去,求求老前辈!”

    随巢子没有应他,顾自思忖。

    “巨子,弟子??有一惑。”

    “说吧。”

    “就是童子所讲的那个愚公的故事,山就是山,巨子为什么解作他念与我念?”

    “此文为列子所撰,列子修身养性,已臻化境,堪称当世真人,此文是喻,非愚公移山,实乃修行要诀!”

    “修行要诀?这??”宋趼更迷惑了。

    “太行、王屋皆为喻体。太者,大也,行者,形也。太行即大形,大形即体大,体大即位尊。君子见尊长,称丈人,鞠躬,叩首,为的无非是蛰伏自己,尊崇他人,是以太行喻的是他念。王屋者,王之屋也,王之屋即宫殿,富丽堂皇,高大空敞,非位尊身贵者不可居之。人皆有私,私者,我也,人人都想独居王屋,唯我独尊,谁也不愿迁就他人,是以王屋喻的是我念。”

    “乖乖!”宋趼咂舌,抬头看天,“巨子,天色已暮,要不,我们干脆返回草庐,依童子所请住下来,名为借宿,实则??不定老前辈肯回心转意呢!”

    “唉,”随巢子长叹一声,“你是不知这个老前辈啊。想当年,先巨子与他本为知己,不料中途在救世之道上各有所执,终至不欢而散。先巨子发奋创立墨道,身体力行,鬼谷前辈则蛰伏鬼谷,修道悟真。先巨子与鬼谷前辈道虽不同,却惺惺相惜。许是有感于世道艰难,先巨子临终之时,叮嘱为师,实在想不明白时就来鬼谷讨教。今日之见,如开茅塞啊!”瞟到一处,眼睛一亮,起身走到十几步开外,弯腰摘起一朵蘑菇,细察一时,纳入袖中:“宋趼,我们走吧!”

    随巢子大踏步走向谷外,宋趼跟后。

    走有一段,随巢子从袖中摸出毒菇,塞进口中,咬掉半只。

    没走多久,随巢子突然脚步踉跄,捂住肚子走到路边,扶树站下。

    宋趼惊呆了,急奔过去:“巨子,巨子,您怎么了?”

    随巢子额上渗汗:“快,扶我坐下!”

    宋趼扶住随巢子靠树坐下。

    送走巨子,童子站在溪水边的一块石头上,呆呆地望着随巢子二人消逝的方向。

    渐渐地,太阳隐山,鸟儿归林。

    童子轻叹一声,不无失落地走向草堂,在随巢子曾经坐过的地方又发了一会儿呆,起身走进山洞。

    洞中光线昏昧,没有点烛。

    童子直入鬼谷子的洞穴,在他对面站定。

    洞中一片寂静。

    童子开口道:“先生!”

    没有应声。

    童子声音加大:“先生!”

    仍旧没应。

    童子急了,扯了扯鬼谷子的衣襟。

    鬼谷子睁眼:“童子,你又闹腾什么?”

    童子指指自己的心窝:“我??我的心??”

    “哟嘿,”鬼谷子盯住他,“你的心怎么了?”

    “被个人揪住了。”

    “是你的巨子老丈吗?”

    “不是。”

    “咦,不是那人,又是谁呢?”

    “就是那个巨子老丈救不了的患者!”

    鬼谷子吸口凉气。

    童子缓缓跪下,叩首:“先生,童子求您了,求您出去救救那个患者,割下他的脓肿,剔去他的毒素,再给他慢慢调理,让他恢复元气,要不然,他??他就死了!”

    鬼谷子漠然以对。

    童子扯了扯他的衣襟:“先生,童子求您了!”

    鬼谷子闭目入定。

    “先生,”童子急了,点起两根松明子,将洞里照得亮堂,揪住他的衣襟,朝外扯他,“救救那个人吧,童子求您了!”

    “唉,”鬼谷子长叹一声,“你小子哪能懂啊!天道人道,皆循其道,万物生灵,各有各的运数。你的巨子老丈一心想医治的那个病人,也有他的运数。如今运数不到,你的老丈,还有你小子,再急又有什么用呢?”

    “先生不是有个医方了吗?”

    “可为师已将医方讲给你的巨子老丈了呀!”

    “咦,是哩。”童子挠挠头皮,“奇怪,老丈已经拿到医方了,为什么还要跪求先生呢?哦,对了,老丈说他不擅长动刀。老丈既然不会用刀,先生就去帮他个忙吧!”起身,“天色黑了,山路看不清,估计老丈不会走远,我这就去追他回来!”

    “你不用追,他已经回来了。”

    “啊?”童子先是一怔,既而十分高兴,“太好了!我这就迎他去!”拿起一根松明子,撒腿跑出山洞。

    童子四处探看,又拿松明子到处照一圈,并无一人,纳闷道:“没见人哪,先生怎么说巨子老丈回来了呢?”略一忖思,点头,“嗯,先生不会骗我,老丈定是回来了,我且往远处寻寻!”

    童子沿着小道边走边寻,没走多远,隐隐听到脚步声。

    脚步跑得飞快,但因为看不清路,跌跌撞撞。许是看到火把了,一个声音急急传来:“鬼谷前辈,救命啊,鬼谷前辈??”

    童子听得分明,飞快迎上,果见宋趼背着随巢子,急向二人招手:“老丈怎么了?”

    宋趼喘气道:“吃??吃到毒??毒菇了??”

    童子大惊:“天哪,快!”转身在前照路。

    几人赶回草堂,童子点起几支松明子,进洞去喊鬼谷子。

    童子拖着鬼谷子走出山洞。

    鬼谷子走到随巢子跟前,蹲下来。

    随巢子口吐白沫,脸色乌青,呼吸已很急促。

    鬼谷子摸下脉搏,翻开眼白,又看看舌苔。

    “老前辈,老前辈,”宋趼“扑通”跪地,带着哭腔,“您要救救巨子啊,晚辈求您了??”

    鬼谷子看向他:“巨子吃的什么毒菇?”

    “就是这个,”宋趼这才想起毒菇,从怀里摸出半只,“巨子??巨子只吃一半,就??”

    “唉,”鬼谷子瞄一眼,长叹一声,“已经是根朽木了,竟然还要玩命。”

    童子拿过毒菇,打眼一看,惊道:“先生,是穿肠菇啊,巨子老丈他居然??”

    “是的,”鬼谷子接过毒菇,端详一会儿,看向童子,“这是山上最毒的菇,仅此半只,就可毒死两头黄牛。你的老丈敢吃半只,修为不浅了!”

    “可老丈他??”见到这时候了师父还在开玩笑,童子急了。

    鬼谷子掂量几下毒菇:“他也幸好只吃了半只,不然的话,莫说是老朽,纵使神农再世,怕也救不了他!”

    “先生,这么说,老丈有救了!”

    鬼谷子摇头。

    “咦,”童子惊愕,“先生不是说,老丈只吃了半只吗?”

    鬼谷子苦笑:“你这老丈一心求死,如何能救?你小子想想看,为师救下这次,他还有下次。这次是只蘑菇,下次不定闹出什么物事,你要为师如何救他?”

    “先生,”童子连连摇头,“老丈不会的,老丈一定是误食毒菇了!”

    宋趼连忙附和:“先生,巨子是误食,真的是误食,我亲眼看着他吃下去的。巨子平时就这么吃,所以我就没有在意!”

    鬼谷子看着童子:“小子,你是真心想救巨子老丈?”

    童子点头。

    “跟我来。”

    童子跟从鬼谷子走进山洞。

    鬼谷子摸出两粒丹药,一粒黑的,一粒黄的,递给童子:“叫他服下这粒黑的,另外一粒就让他带在身上!”

    童子接过药:“带在身上做什么?”

    “要是他再误食其他毒物,怎么办呢?”

    “先生说得是!”童子点下头,转身朝外跑去。

    鬼谷子叫住他:“慢!”

    童子站住,回头。

    “待他醒过来,你可告诉他,那半朵菇不是误食。再告诉他,山人要闭关了!”

    童子点下头,转身飞跑出去。

    翌日晨起,随巢子躺在草堂里的木榻上,气色缓和,眼睛睁开。

    守在一侧的童子、宋趼嘘出一口气。

    童子走到锅边,舀出一碗热粥,端过来,送到随巢子唇边,关切地说:“巨子老丈,我在粥里加了两味草药,清热解毒!”

    随巢子喝下几口,朝童子笑笑。

    “巨子老丈,家师让我告诉您,您不是误食蘑菇,您是故意吃的!”

    随巢子微微点头。

    “巨子老丈,您为什么要吃下这么毒的东西呢?”

    随巢子的眼角潮湿了。

    见他不愿说,童子替其回答:“巨子老丈吃下毒菇,是想再见家师一面,求家师出山疗治那个病人,是不是?”

    随巢子长叹一声,苦笑。

    “巨子老丈,您不要再求家师了,家师说他要闭关了。童子晓得,家师是不肯离开这片林子的。家师若是不肯,老丈莫说是吃毒菇,纵使拿铁链子将他锁上,也是没用的!”

    随巢子伸手抚摸童子,微微点头。

    “童子想明白了。知道原因也好,不知道原因也好,山上的溪水总是要朝山下流,锅中的热气也总是要朝屋顶飘。巨子老丈,凡事得往开阔处想,天下诸事,勉强不得的!”

    随巢子早已湿润的眼角滚出泪花。是啊,水下流,气上行。换言之,有人就会有纷争,有纷争就会有战乱,从而酿出千千万万个“平阳惨案”,岂是自己那绵薄之力所能阻之?随巢子轻叹一声,看向宋趼。

    宋趼轻声道:“巨子??”

    “我们??出山吧。”随巢子缓缓起身,下榻。

    宋趼扶住他,一步一步地走出门去。

    童子将锅中的稀粥全都舀入瓦罐里,提罐追出。

    童子一路送行至谷口刻字石处,停下来,朝随巢子缓缓跪下,连拜三拜:“巨子老丈,您多保重,童子不送了!”

    随巢子郑重回过一礼,蹲下来,轻轻抚摸他的小脑袋。

    童子摸出一粒黄色药丸,递给随巢子:“老丈,还有这粒解药,请您带上!”

    随巢子接过药丸,审看:“毒气已解,此药还有何用?”

    “是家师送给老丈的,家师忧心老丈误食其他毒物,特为老丈备下这粒解药。家师说,无论何毒,此药皆可化解!”

    随巢子凝视药丸,良久,长长叹出一声:“唉。”将药重又递给童子:“老丈也请灵童转告先生,就说随巢不需要解药。需要解药的,是天下苍生!”转过身,迈动沉重的步子,头也不回地出谷而去。

    童子站在一块高石上,目送二人走远。

    童子闷闷不乐地走回来,头一直低着。

    正要走向草堂,身后飘来一个声音:“小子!”

    童子怔了下,抬头一看,是鬼谷子坐在草坪边的石头上,手中拿着随巢子尚未吃下的半只毒菇,似在把玩,又似在察看。

    童子不理他,顾自走到另外一块石头旁,蹲在那儿,两眼盯着不远处的土丘。

    鬼谷子瞥他一眼:“小子!”

    童子将头扭到另一边,看向小溪。

    鬼谷子声音加大:“小子?”

    童子小嘴一噘,哼出一声。

    “呵呵呵,”鬼谷子乐道,“我说小子,你噘着小嘴哼哼什么呢?是你的老丈的毒没有解开?”

    童子摇头:“不是!”

    “是你的老丈仍旧赖在谷口,不肯下山?”

    童子声音大了:“不是!”

    “那??是你舍不下那粒解药?”

    童子扭过头,将脸对着他,声音更大:“才不是呢!”

    鬼谷子将头摇得极是夸张:“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说小子,这就是你故意和为师捉迷藏了?”

    童子闷闷应道:“小子心里别扭!”

    “呵呵呵,”鬼谷子捋一把长长的白须,“原来是你小子有心事了!说吧,心里为什么别扭了?”

    童子忽地站起,大声数落道:“看人家列子老丈,脚不沾地,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再看人家随巢子老丈,为了一个病人,草鞋都走烂好多双,哪像先生您??”

    鬼谷子故作惊愕:“哦,老朽怎么了?”

    童子从鼻孔里哼出一声:“一天到晚待在这条山沟沟里,啥事都不做,哪儿也不去!小子真的弄不明白,先生住在这儿,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年,一年,又一年,究竟是为什么?究竟又有个啥能耐?”

    “哈哈哈哈,”鬼谷子放声长笑,“你个小子,我道是个啥别扭,原来是嫌弃为师了!好好好,”将手中把玩的半只毒菇塞进口里,有滋有味地咀嚼几下,“为师去也!”

    “先生??”童子惊坏了,一个箭步扑过来,两只小手拼命地去抠鬼谷子的嘴巴。

    鬼谷子的嗓眼里咕嘟一声,半只毒菇被他吞下肚去。童子急了,拼命掰开鬼谷子嘴巴,将手指硬朝嗓子眼里掏。

    “啊啊啊,”鬼谷子朝他直瞪眼,“你小子,指头快拿出来!”

    童子不肯,一边掏,一边哭。

    鬼谷子张大嘴,干脆让他去掏。

    童子掏不出来,跪在地上,号啕大哭:“先生,小子没有嫌弃您,小子只是??”忽地想起什么,顿住话头,翻身爬起,掏出那粒万能解药,死命塞入鬼谷子的嘴里。

    鬼谷子吐出药丸,盯住它细看。

    童子心急如焚,带着哭腔:“先生,您快吞下去呀!”

    “咦,”鬼谷子诧异了,“这粒解药,不是要你交给你的巨子老丈吗?”

    “小子忘记禀报了。巨子老丈不要这药,老丈还要小子转告先生,老丈不需要任何解药。需要解药的,是天下苍生!先生,天下苍生在哪儿?天下苍生是不是也像老丈那样吃下毒菇了?”

    鬼谷子心头“咯噔”一怔,陷入沉思。

    “先生?”

    鬼谷子将解药放到童子手中:“是哩,天下苍生吃下毒菇了。这粒解药,你就备在身边吧!”缓缓起身,径投草庐而去。

    童子手捧解药,不无惊异地望着鬼谷子的背影,挠着头皮,自语道:“咦,奇怪呀,老丈吃下半只毒菇,差点儿死了,先生吃下半只毒菇,竟然什么事儿也没有!”猛地想到什么,“不好,毒菇之毒是慢慢发作的,先生不定??”撒腿就朝草堂里追去。

    童子急乎乎地推开柴扉,叫道:“先生,先生—”

    鬼谷子端坐于席,闭眼说道:“小子,你又怎么了?”

    童子的两眼盯住他:“您??没事儿吗?”

    “没有呀。”

    童子挠头:“可那半只穿肠菇??”

    “呵呵呵,”鬼谷子缓缓睁眼,“为师守在这座山谷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啥事儿也不做,哪儿也不去,也就修了这点儿能耐。”

    童子哭道:“先生,小子错了,小子不是那意思,小子是??”

    “说吧,你小子不是那意思,又是啥意思?”

    “小子是说,先生为什么不帮帮巨子老丈?”

    “唉,”鬼谷子轻叹一声,“小子,等长大了,你就会慢慢明白,不是为师不肯帮他,是尘世间的事,原本就如一堆乱麻,不好解啊!”

    “不好解不等于不能解,对吗?”

    “你小子,怎能和你的巨子老丈一个腔腔说话?解是乱麻,不解也是乱麻,寻不到头绪勉强去解,只会是越解越乱啊。你的巨子老丈就是这样,解呀解呀,可就是找不到头绪在哪儿,结果呢,解了几十年,这不是越解越乱了吗?”

    童子歪头:“这个道理,巨子老丈难道就悟不开吗?”

    鬼谷子苦笑:“要是能悟开,他就不是巨子了!你看他,自己解不开,又来软磨硬缠,烦恼为师。人生苦短,为师此生寻觅大道,迄今莫说彻悟,纵使先圣那种恍兮惚兮的境界,也未达到,哪有闲工夫帮他去解这堆乱麻啊!”

    “先生,老丈不会再来缠了。小子把老丈送到谷口,亲眼看他们出谷走了!”

    “唉,小子你有所不知,你的这个老丈是这世上最会缠人的主儿,今日让他缠上,为师心里就不踏实了!”

    云梦山下,随巢子的体力渐渐恢复,师徒二人一前一后,低头疾走。

    不消多久,云梦山已在背后。

    前面现出一个三岔道口,走在前面的宋趼停下来,转向随巢子:“巨子,前面是个三岔路口。”

    随巢子仍在思考事情,漫不经心道:“哦。”

    “共是两条路,通往三个方向,”宋趼指向其中一条,“一条是衢道,往北,通朝歌、邯郸,往东,过宿胥口,通卫都帝丘、齐都临淄和魏地大梁等。”指向另外一条,“一条是小路,通太行径,经雄定关南下,既可抵虎牢关,也可再沿轵关陉西至安邑,回到河西。”

    随巢子指向小路。

    “巨子,去河西吗?”

    “洛阳!”随巢子头前朝西边小路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