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平淡为官在线阅读 - 第276章 276.战与和

第276章 276.战与和

    报纸的发行,可以说让整个大宋的文化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跃升,这并不是夸张,因为在这个时代,不对,应该说就是在现代,一个普通的初中生,认识的汉字,也不会超过三千个,而一个中国人,一般只要掌握一千个左右的汉字,活着就没什么问题了,而基本的文字阅读,也超不过五千个字。

    可古代书籍却不同,根据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来看,新华字典中所有的字加在一起,大概在11000字左右,而康熙字典,则有47035个字,两者之间的差距,接近四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古代的读书人到底是有多么的矫情,为了让自己的文字合辙押韵,或者是为了凸显出自己的文字艺术来,到底创造了多少个字。

    这么多的字,一般人自然是看不懂的,就算是一个现代的大学生,只要他不是学中国古典文学的,照样也就是个文盲,而徐清所创建的大宋早报则着重强调了文字的简约感,大多数的用词都是非常简单的文字,这样一来,普通人阅读起来自然不用那么吃力了,而其中的意涵与繁琐的散文诗也没什么区别,这样一来,确实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普通百姓的阅读范围,让文字中所蕴含的知识,传递到了更多人的大脑之中。

    而也因为徐清的这番精心设计,让许多只认识了几百个字的百姓也总算是有了读书的**,毕竟以前看一本书得会个几万字,而现在只需要两三千个字就行了,从几百到两三千,这可比从几百到几万要容易多了,一时之间,报纸这样新奇的事物就这样快速的火遍大江南北,第一份报纸,总共加印了接近一百七十万份,这才算是完了,这已经是接近整个宋朝读书人的五分之一了,非常的不容易。

    同时得到的利润也非常的可观,这报纸虽然卖的便宜,称得上是薄利多销,可抵不上数量巨大啊,等第一版卖完之后,纯利润大概在一千贯左右,这笔钱还是没有包含广告费的,若是以现在的销量,广告费起码能收到两千贯左右,这样一笔丰厚的利润,也让徐清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必须要把这份报纸好好办下去,让他成为这个时代纸媒领域的里程碑。

    而除此之外,徐清又以自己的个人名义开办了另外一家报纸,起名为《韵社》,其主要内容与大宋早报这样的正规报纸不同,常常讲一些感情小故事或者是笑话一类的,还有一些神话故事和侦探故事,可以说是宋代版的故事会了,当然,诗词也是免不了的,与大宋早报一样,每一个月发行两版,这是这个时代所能做到的极限,徐清也只能接受了。

    等到这些报纸成功发行出去之后,整个大宋的文坛简直就受到了地震般的轰击,在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徐清明文规定用词必须简约,许多文人墨便很是讨厌这份报纸,所以也就没有投稿,可等到现在,他们这才知道什么叫做一首文明天下知的感觉了,那些原本他们看不起的人,因为一首诗发行在了报纸上,顿时整个天下便都开始诵读这首诗,一瞬间,一个默默无名的人便成为了文坛上的新星。

    这种感觉对于文人来说,简直比******还让人来得愉悦,所以很快便有不少文人墨拿着自己的诗到报社来投稿,还有的人则带着钱希望自己的诗能够刊印在报社的头版头条上,面对这样一个热闹的场景,徐清自己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的地步,只好让报社的编辑们好好审稿,不要让残次品流入报纸上版面上就行了,至于那些送钱的,若是作品好,收了便收了吧,若是作品不好,那就原封不动退回便可。

    如此一来,报社的盈利可谓是突飞猛进,以大宋早报为例,一个月的收入到达了七千贯左右,这可是一个上等县城一年的收入了,而这只是一个早报一个月的纯利润而已,几乎短短时间内就把天下人给惊得目瞪口呆,顿时之间,天下各地报社蜂拥而起,许多人开始鼓捣起了报纸这个新兴的东西来,包括范仲淹、韩琦等人,也是纷纷拿出钱来,开始做报纸。

    一时之间,纸媒的时代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光临了宋朝,大街小巷上,许许多多的报亭凭空出现,许多衣食无着的人开始以贩卖文字为自己的职业,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开始迅猛增加,富裕人家的早餐桌上开始出现一摞报纸的痕迹,一丝现代文明的气息开始笼罩在宋朝的天空之上。

    而就在这时,一个让大宋全体君臣弹冠相庆的消息从遥远的北方传来。

    辽国二十万讨伐大军在征伐女真族叛乱时,被女真族首领完颜乌古乃在正面战场上,以八万兵力对抗辽国契丹人的进攻,并且取得了史诗级的胜利,辽国战死两万,俘虏三万,剩余十五万则各自奔逃,自相残杀之死伤者不下万数。

    当这个消息传到汴京的时候,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当然不仅仅是他们,只要是这个消息所传播到的地方,所有人的表情几乎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以二十万辽国精锐,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不知名的部落以八万人给打败了,这怎么可能呢?辽国纵使衰弱,也不会连讨伐国内一场小叛乱的力量也没有了啊。

    即便是深知女真部落强大的徐清,心中也被这个消息给震惊到了,毕竟辽国的强悍,徐清虽然没有感受过,可只要翻开历史书看一看,就能知道这些人到底有多么的凶悍,而现在,这些宋朝人面前的猛虎却像是羔羊一般被女真族随意宰杀,这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可事实就是如此,瓦桥关外突然安静下来的辽国大军就是辽国战败的铁证,而隔天传来同意宋朝条件的消息,则让所有人都知道,辽国确实是吃了败仗了,而且是一场输到差点脱裤子的仗了,所以他们才要赶紧和宋朝解决掉现在的麻烦,带着军队赶紧回到首都去,以保证辽国的根基不会受到威胁。

    不过这时,宋朝的朝堂之上,关于对待辽国的问题上,便再一次产生了分裂,有的人认为既然辽国已经决定要撤离了,那便答应了辽国的条件,然后便撤军就是了,而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既然辽国已经在北方损兵折将了,那这个时候为什么不向辽国开战的,只要把辽国的军队拖延在瓦桥关外,两面受敌之下,西夏也十分有可能会来进攻辽国,到时候便是三面临敌,辽国必然不支,这可是收回燕云十六州最好的机会啊,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无疑,这种言论很快就在民间获得了很大的认同,而在朝堂之上,支持者也非常的多,毕竟从宋朝立国开始,对于燕云十六州的眷恋,就几乎没有停止过,那是汉家地,如今却成了蛮夷牧马之地,这对于汉家人,宋室君臣来说,都是伤口上的一道疤,只要提起便会痛彻心扉。

    而现在,一个大好的机会便摆在了他们的面前,此刻的辽国是如此的虚弱,只要自己在背后一个推波助澜,烟云之地唾手可得,甚至辽国这个生死大敌都有可能烟消云散,这样的诱惑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经受得起的,即便是改革派中的众人,都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马起来,改革纵然好,可等到整个国家调整到他们满意的状态时,尚不知道是猴年还是马月,说不定即便是砥砺终身,也难见改革成功的那一天也不一定。

    可只要他们现在开动进攻,收回燕云,完成自五代十国以来,统一天下的愿望便几乎就在片刻之间,这样的丰功伟绩,赵祯又怎么可能不会动心呢,甚至范仲淹等人,也都犹疑了起来,这里面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包括徐清也是如此。

    是的,他很清楚历史的发展,不然他也不会让裴德衍带队去支援女真族,击败辽国的正是这伙女真,他们在消灭辽国之后便创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取名为金,而在这之后,这个金国更是击败了宋朝,让宋朝的历史从北宋转入了南宋,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靖康之耻这样悲惨的事情。

    这件事,便是没有看过历史书的人也都耳熟能详,徐清又怎么会不知道呢,可即便是知道,徐清的心里也很难坚定自己的想法,是的,女真人很强大,甚至称得上是凶猛了,可那又怎么样,再凶猛,他也只能是冷兵器时代称王而已,在热兵器的面前,他们的金戈铁马,终将会被历史所淘汰的。

    而徐清有信心做到这一点,飞机坦克他或许造不出来,可火枪和大炮这种东西,他还是可以造的出来的,毕竟就算是同为冷兵器时代的明朝,不也已经有了火铳和佛朗机炮了么,便是当时的日本,也已经掌握了火枪的使用方法,这些都可以证明,人类的火器使用有着漫长的历史,而不是只有短短的两百多年而已,并且宋朝也并不是没有火器,只是这些火器并不精良而已,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必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极大的改进。

    只要如此,即便女真人对宋国有什么不轨的想法,那又如何,只要农业文明掌握了强大的热兵器,游牧民族的时代就将成为历史,这是历史的抉择,不是谁能够阻挡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自己又要害怕他们呢?

    他们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确实没什么可怕的,徐清对自己说道,至于改革的问题,现在看来好像也没那么严峻了,以前之所以会担心战争,是因为害怕战争会阻断改革的进程,而现在则不同了,辽国在东北的失礼让辽国的实力飞速的下降,而现在辽国的敌人,也远远不止自己一个而已,北方的蒙古部落,西方的西夏王国,还有东方的女真人,以及辽国内部蠢蠢欲动的各方势力,都在吞噬着辽国最后的生命,宋朝不是掘墓人,只是建造墓室的其中一员罢了,其损失并不会高到宋朝无法承担的地步。

    这样一来,改革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而且只要快速收回燕云十六州,必然能够让朝廷的形象在百姓的心目中变得更加崇高,全国的凝聚力也会空前增强,这对于改革来说,是十分有用的,毕竟改革就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治人物来推动才有可能成功,而没什么事能比收回燕云十六州更能成为一个英雄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在朝堂之上徐清便也没再多做阻挠了,只是把对于女真人的援助开始进行控制,不再像原来一样大方的供应,至于借口么,则是宋朝也要准备对辽国的作战,国内资源紧张,所以减少了对于女真族的提供,这样的借口虽然很假,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有个借口就是了,其中的理由,完颜乌古乃这么聪明的人自然心知肚明,现在双方都是最需要对方的时候,又何必说破,徒增矛盾呢。

    随着徐清等一大批改革派的人临阵倒戈,整个朝堂之上的舆论顿时向着开战的一方走去,请战的言论几乎每天在朝堂之上上演,而民间的请战书也如雪片一般从全国各地飘到汴京的上空中来,这一切都让战争的烟云开始笼罩在了辽宋边境之上。

    而萧惠等人此时则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根本不敢将军队从瓦桥关外撤离,而在东北地区,随着女真族的大肆攻伐,大量的土地脱离了契丹人的控制,要求军队回援的圣旨不停的从临潢府传到耶律洪基等人的耳朵之中,可他们却只能视而不见,毕竟宋国这个敌人,对于他们来说,才是头号强敌啊,可临潢府的安危也确实需要军队去保护,如此一来,萧惠等人就更加着急了起来,可却拿一点风声都没有放出来的宋国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曾几何时,契丹人受到过这样的待遇,看着瓦桥关那庞大的城寨,萧惠的心中不由充满了不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