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在线阅读 -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752节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752节

    “先前我们还真没发现!”张三百和李自成两人闻言不由苦笑道,“直到我们派了几十骑,准备接收矾山堡的时候,这才发现有东虏不但占据了那里,还驻扎了大队人马。”

    “由于东虏骑兵很多,斥候到处撒的都是,我们靠近不得。”

    “一连失了十多个好手以后,我们才发现东虏人马多到矾山堡里已经驻扎不下,把营地安扎在堡外。”

    “在矾山堡以北、以东区域,又依山就势挖掘了壕沟,建立了堡垒,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是不想走了!”

    “不想走了?”张顺听到这里,不由冷笑一声道,“既然他们不想走了,那就让他们长眠于此!”

    “对了,有没有熟悉本地地形、地势的向导?我要尽快了解这里的情况!”

    “有,有!”张三百闻言连忙应道,“虞堡主……就是先前那个舜乡堡的堡主,他对此地便颇为熟悉。”

    “昨天末将刚刚命人根据他的口述,制作了一副简图。一会儿,我把他和那图一起带过来见殿下。”

    “好!”张顺点了点头,这才走进了这座刚刚被义军攻克的城池。

    保安旧城只有南北二门,只是被义军火炮反复轰击以后,如今北面损坏严重。

    张顺看了看几乎坍塌大半的城墙,不由摇了摇头道:“这城墙和城上的防御设施也赶快恢复起来,这一次东虏要玩大的啦!”

    “决战?”张三我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激动的双手发抖。

    “对,决战!”张顺点了点头,然而审视了一圈或激动、或讶然、或兴奋、或担忧的麾下将领后,这才笑道,“咱们泥腿子也要进京赶考了!”

    众将闻言哪里还不知道张顺的意图,顿时纷纷摩拳擦掌起来。

    在这个时代,这叫做“大丈夫不能五鼎食,便五鼎烹”,在张顺前世叫作“赢了会所嫩模,输了下海干活”。

    虽然说辞不一样,但是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一战定输赢。

    张顺一句话,众人都忍不住燃了起来,一双双期待的眼见死死地盯着张顺,等待着他说些什么。

    结果这厮说完这话,头也不回的走进了保安旧城。

    不是,您老没打算鼓舞一下士气,那你撩拨我们干什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傻了眼。

    “走吧,走吧,进去再说!”那宋献策见了,不由嘿嘿一笑提醒道。

    好个殿下,玩弄人心的本事愈发纯熟了。

    士气宜鼓,不宜泄。

    然而,被鼓舞起来的士气,时间一长就会慢慢沉下去。

    如今虽然大战在即,其实中间变数颇多。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根本没有必要浪费在这个时候。

    故而,张顺故意撩拨一下,再压下去,让众将心里都窝着一口气。

    只有这一股心气儿,才能支撑着义军走得更远、更久。

    “殿下!”不多时,等到张顺安顿完毕,张三百果然领着那虞堡主和一副简易的图纸过来了。

    “老人家不必多礼,我有点事情须要求你帮忙。”张顺扶起了向自己叩拜的虞堡主,语气温和地说道。

    “这几日鞑子占据了矾山堡……”

    “哪儿?”那虞堡主明显一愣。

    “矾山堡,这是军事机密,你作为百姓不知道也很正常……”张顺笑着解释道。

    “矾山堡?”那虞堡主闻言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随即竟是“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三叩九拜道,“殿下果然是黄帝之嫡脉、尧舜之正裔……”

    宋献策闻言不由扯了扯嘴角,老道士我好像要被人抢生意了。

    “老人家所言甚是,我本炎黄子孙,自然是黄帝、尧舜之后……”张顺闻言点了点头,倒不以为意,正要上前扶他。

    不由那虞堡主竟长跪不起,反倒解释道:“殿下,殿下,且容老朽把话说完,再作计较不迟。”

    “哦?”张顺看了宋献策一眼,一时间不由哭笑不得,“老人家请讲。”

    宋献策更是眼观鼻、鼻观心,老道士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能耐。

    “老道士乃舜乡堡人,故老相传舜王乃黄帝八世之孙,尧闻其贤名,妻之以娥皇女英,受禅而有天下。”

    “及武王伐纣,遍寻前贤,得舜王三十四世孙妫满,妻以长女,备以三恪,奉祀虞舜。”

    “始始建都于株野,后迁于宛丘,国号为陈,即今日陈州是也!”

    哎呦,有点能耐啊!

    宋献策眼皮挑了挑,不由惊讶地望了这虞堡主一眼。

    张顺对这类故事听多了,有几分麻木了,心道:老子又不姓陈,且看你怎么圆。

    “及楚灭陈,历二十五世,舜帝苗裔多亡。”那虞堡主不由继续侃侃而谈道。

    “有陈姓后裔逃亡齐国,发展壮大,最终‘田氏代齐’。”

    “田氏代齐以后,遂有恩于民,终究得位不正,恐人心不服,乃设稷下学宫,大肆宣扬祖宗之德,黄帝之德方为天下所共知……”

    什么?张顺万万没想到这小老儿七绕八绕,居然真个把自个绕进去了。

    老子前世常说“炎黄子孙、炎黄子孙”,这下真成了炎黄子孙?

    原来张顺前世虽然各地均有黄帝传说,但是大多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基本上处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状态。

    然而,这虞堡主一席话,让张顺心里真想到一个可能。

    那就是舜帝还真可能是黄帝后裔,而自己正是舜帝后裔。

    为何?

    依照这老儿的解释,这黄帝之名就是由舜帝后裔宣传出来的,而好巧不巧在这保安州舜乡堡又在黄帝合符釜山附近,而张顺自个刚好又头顶伏羲骨、目生重华。

    这一切巧合太多了,由不得张顺不多想一层。

    然而,就在张顺、宋献策两人反应过来,那虞堡主又是一句话,石破天惊。

    “若是这般,倒还罢了。”那虞堡主自个一脸震撼的继说道。

    “好巧不巧,那鞑子哪里不去,但去这矾山堡。”

    “这矾山堡怎么了?”宋献策见这厮越说越起劲儿,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矾山堡到没什么,只是原先它还有一个别名,唤作‘涿鹿’!”那虞堡主嘿嘿一笑道。

    “涿鹿之战的涿鹿,黄帝斩蚩尤的涿鹿,一统天下,炎黄子孙遍及四海的涿鹿!”

    “什么?”张顺差点傻掉了。

    我就说好像自己忘了点什么,结果没想到在这里等着呢。

    涿鹿,涿鹿,难道这真是自己的涿鹿之战?

    就在这时,张顺忍不住看了宋献策一眼,不意宋献策神情呆滞,半天没反应过来。

    “先生,宋先生,你这是怎么了?”张顺忍不住在他面前摆了摆手道。

    “殿下,你还记得黄河石否?”宋献策这才如梦初醒,不由突然开口问道。

    “黄河石?”张顺闻言一愣,这才想起来当初自己在山西呆不住流窜到黄河岸边,遭遇到黄守才一干人等之事。

    “对,木挂曲尺,遇顺则止。”宋献策不由喃喃自语道,“清而化浊,乃土克之!”

    “贫道始终不能解最后两句,不意今日方明白其中含义。”

    “此话怎讲?”张顺和虞堡主一脸奇怪地问道。

    “今年不知那东虏发了什么疯,竟然好好的‘后金’国号不用,反而改为‘大清’。”宋献策面带讥讽道。

    “然后,更是好好的保安城不待,非要跑到什么涿鹿。要知道,涿鹿,又名浊鹿、浊陆,此非天意乎?”

    “清而化浊,乃土克之?”张顺一脸震撼的又念了一边,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道:难道这就是自己穿越而来的意义?

    第401章 涿鹿故城

    “殿下,这里就是逐鹿故城遗址,又名轩辕之丘、轩辕之台,乃殿下先祖黄帝之所都也!”虞堡主领着张顺来到一处,指着一处被废弃了不知多少年的古城遗址道。

    “故城前面的河流便是大名鼎鼎的涿水,城东一里处便是大名鼎鼎的阪泉。”

    “只因当年黄帝曾濯浴于此,故而又名濯龙池。”

    “城东五里处便是矾山堡,矾山堡以南三里处的龙王堂村便是蚩尤寨,昔涿鹿之战,蚩尤正驻兵于此。”

    “又有蚩尤泉水出于此,先于矾山堡内和阪泉交汇,然后汇集一处,流入涿水……”

    一说起上古之事,那虞堡主顿时眉飞凤舞、滔滔不绝,颇有当年赵鱼头的神采。

    看着面前的古稀老人讲述着四千年之久的故事,望着昔日先祖世世代代生活、开垦、战争乃至生老病死的土地,一时间张顺也不由感慨万千。

    就这一片平平无奇的原野,却承载着先祖们世世代代的辛勤和汗水,承载着一个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荣光。

    想到这里,他就想到前世那些披上了文明外衣的强盗,口口声声以文明自居。

    文明?就你你们也配?

    一念至此,张顺不由放声高歌道:“黄帝起兵戈,涿鹿伐蚩尤。圣人非好战,只因虎狼行。”

    “而今天下危,鞑虏陷我城。明主多怯懦,虏骑多横行,百姓死于野,千里无鸡鸣。”

    “一旦天下变,神州尽膳腥。舜也本布衣,躬耕历山中,愿效先祖志,涤荡九州清!”

    “好,好一句‘舜也本布衣,躬耕历山中’!”那虞堡主虽然不过是一个粗通文墨的老人,却也听出来张顺这一语双关之意。

    “我却觉得‘愿效先祖志,涤荡九州清’一句更好一些!”宋献策摇了摇头,却开口道。

    “‘顺贼’安在?我家陛下有旨,汝若识得天命,快快降了,仍不失王侯之位。一旦兵戈遽起,休怪我刀剑无情,到时候悔之晚矣!”就在众人谈笑之间,俄而见数十骑疾驰而来,勒马于轩辕之丘前喝道。

    “这真是‘贼喊捉贼’!”张顺闻言不由哈哈大笑,随手指着身后的大军道,“本王麾下有熊罴之将数以百计,雄兵以十万计,百姓以亿兆计。”

    “如今又被本王打的抱头鼠窜,又有何面目向本王说降哉?”

    “吾闻尔等跳梁小丑,本塞外丑类,世受明恩,方得居建州之地。”

    “今一朝得志,便反噬其主,不忠不义,此岂非忘恩负义之贼乎?”

    “吾又闻上贼者贼其主,下贼者贼其民。今尔等上贼其主,下贼其民,又欲贼天下,此所谓‘贼之又贼’,乃天下之大贼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