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正当祭氏上下都在忙碌准备着给李然与祭乐举办婚礼之际,另一方面,竖牛在祭家由于受了祭先的猜忌,许多实权都逐步遭到祭先的剥夺。 原先由他掌握的大部分商贾贸易,祭先欲将其转手交于祭罔,祭询接管。 正所谓“酒肉朋友千万个,落难之中无一人”。平日里与竖牛称兄道弟的那些人,如今都变得是人人自保起来。 “落井下石”这种事,绝对有传染性和穿透性。所以,竖牛如今在外办事,却哪里还是当初那个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模样。 不过,竖牛又毕竟是辛苦经营多年,身边要说没有一批死忠,那也是决计不可能的。因此,虽说受了打压,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被压制得住的。 再有,这竖牛又依靠着以前笼络得几名祭氏族老的支持,这时候还能在祭先面前替他求求情,所以祭先也并未是再继续赶尽杀绝。 在北风卷地白草折的时节中,一场热闹了整个郑邑的婚礼在祭家举行了。 上至权卿贵胄,下至商道挚友,但凡这一日在郑邑城中的,无一不去祭家道贺。祭氏家宅之中,高朋满座,欢声笑语,而新郎与新娘交拜天地的那一刻,则是将气氛推至了高潮。 李然从未想过自己会这么快结婚,这对他而言本来也是心底里一个不大不小的奢望。 可而今当他看着眼前的祭乐,透过她的眸子看见自己之后,他这才猛然惊觉自己心底也曾如此渴望这一刻。 是啊,人活着,总要有一些追求。俗话说人生有三喜,而这成婚,就是其中一个。 子产大夫的亲临自是给这场婚礼捧来了更多的贵气,李然在送完新娘入了洞房后,又专程是回到礼堂内,寻到子产并敬了他一杯醴。 其实李然也明白,这些日子在郑邑,若非是得了子产的暗中相助,他又岂会如此安生? 不过从今日起,他便有了几分底气来。这正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如今想要动他的人,无论是在齐国的暗流,还是鲁国季氏,都是要思忖再三的了。 晚间婚宴散场后,祭先却单独将李然给留了下来,并将其带到了供奉祭氏先祖的宗祠。 按理说,李然虽是祭氏女婿,可他始终并非祭姓,进不得这宗祠。 然而祭先此次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听取任何族老的意见,单独将李然叫到了此处。 望着面前一排排祭氏先祖的牌位,李然表现得很平静,也甚是恭敬。他当然知道这些牌位都代表着,意味着什么。这代表了祭先对于他这个“赘婿”身份的认可。 “哎……老夫膝下三子,竖牛虽长,可此人却非嫡出。祭罔,祭询虽是嫡子,却是难当大任之人。” 祭先望着祖先牌位沉默一阵,这才转身看向李然。 他唏嘘道: “子明,此次赈济卫国一事,他们三人所为,你俱亲眼所见。想我祭氏数百年基业若是将来落入他们三人之手,未来如何,实未可知。” 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他,对世间的大风大浪都早已是见怪不怪。也知这世间之事,风云变幻,人力总有不逮。唯有顺应天命,或是上上之选。 他膝下的三个儿子,如今无有一人能够顺他心意。或有这般缺陷,或有那般不足,终究都难成大器。 他虽知晓这些,可也是无计可施。 这些年,他想尽了办法想要好好调教三人,但最后的结果,如今看来仍是差强人意。 这三人,若比起此时此刻站在他身边的李然,真可谓是天差地别。 时至今日,他也已经释然了。 他在想,李然或许就是所谓的“天命”? “二位兄长只是缺少历练,若岳父大人能给予他们时间去历练,日后总能成器的。” “至于孟兄……” 话到这里,李然微微停顿,有些为难。 祭先闻声一笑,颇为不以为意的道: “他心里想什么老夫很清楚,只不过念在他母亲的份上,以及这些年他为祭氏跟前马后的份上,总要给他些机会罢了。” “若他往后仍是执迷不悟,我祭氏一族断然容他不下!” 说着,他转头看向李然,眉宇间闪过一抹希冀,但却转瞬即逝。 “你还年轻,以你的聪明才智,莫说郑国,便是往后在晋楚,总也有你大展拳脚的机会。只是,你要知道,乐儿乃是老夫的掌上明珠,她如今嫁你为妻,你们二人便是夫妻一体,荣辱与共的了。” “你若是胆敢让乐儿吃上半分苦,那可休怪老夫无情!” “明白么?” 之所以说祭先是个聪明人,不单单只他这因势利导的本事,自然还有他那未雨绸缪,老谋深算的能力。 经过卫国,李然如今在各诸侯国中都可谓是名声大振,无论是在鲁国还是郑国,上卿们对李然可谓是礼遇有加。 甚至是在晋国,齐国也已有着相当的名望。再有他那智计百出,无有不准的谋略之能,更是令诸侯国不少权卿都趋之若鹜,意欲重金收买。 可伴随着他的声名鹊起,随之而来的,乃是一场又一场危机。李然如今就像一个陀螺一样,一旦发动起来,就绝无歇下来的可能。 或许,只能是至死方休了吧。 上天总是公平,给予你什么,便会夺走你什么,从不会给人百分之百的完美。 李然也不例外,他只是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如今得到了太多人的关注,所以自然也就遭到了许多人的仇视。 祭先的聪明就在于,他今日虽将祭乐嫁给了他,可是他这一番提醒,却又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李然,日后倘若李然出了什么事,只要祭乐不被牵连其中,那便无碍。 可若祭乐出了事,那他祭氏便会选择明哲保身,绝不会让女儿吃这茬子苦。 可亏得李然足够心细,这话听上去明面上好像是在嘱咐李然要爱惜祭乐,但实际上却也同时表达出了这另一层意思来。 至于说什么“膝下三子,皆无成器者”,其实或许都只是祭先这个生意经在卖卖惨罢了。 只不过,李然对此却并没有觉得反感,反而对祭先的先见之明感到佩服。毕竟要对一个自己刚入门的赘婿说出这样的话,祭先应该是要有很大的勇气。 祭先今日让自己来这宗祠,想必就是想告诉自己,祭氏的基业绝不能因为他李然而崩塌。 “还请岳父放心,小婿身无所长,唯有这自知之明尚可,日后之事,小婿自当谨慎处置,绝不敢连累了祭氏。” 第九十章 贴心小棉袄? 从一开始,李然所求者,不过安宁。 从洛邑出逃,所为为此。从曲阜出逃,所为大半亦是如此。 活着,对他而言乃是一种使命,只有活着,他才能更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时至今日,他仍是很难确定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就像在广袤无垠的空荡草原徘徊,蓝天白云与青草依依,远方的高山和近前的羊群,一切事物都看起来已经相当的美好,但是他就是志不在此。 不是因为他没有去对地方,而是止于此时此刻,他仍旧未能明白自己矗立于这片天地所代表的意义。 当然,在以前他所身处的那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反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可是处在当下这个时代,他却变得迷茫不已,总觉得是一次次被风浪推着往前,一次次被云雨卷裹着摇晃。 他总该做点什么。 于是,他对祭先的话自是深明其意,而他很清楚祭先是想要自己做到哪些。 “嗯,自今日启,你便是我祭氏之人。我已命人将此前从竖牛那里取回的产业,便都暂且交与你手,一应账册以及细枝末节的书简都会有人送到你院里去,届时务必要妥善处置,切莫让这些底下办差的都乱了套。” “另外……” 话到这里,祭先却是忽的停住了。 李然抬起头看着他道: “岳父是想说子产大夫处,是否还需小婿走一趟?” 祭先眉头微起,点了点头道: “嗯,此次对竖牛未加严惩,子产大夫想必对老夫也有些怨言。今日在宴席上也未曾见他久留,老夫若是前去,只怕子产大夫会以为老夫只知任人唯亲而不知深明大义。” “思来想去,还是你去最为合适。” 要知此次竖牛所为,差点引起郑国与齐,卫两国交恶,然而祭氏内部对竖牛的处置却显得十分宽大,只不过是点到为止。 这一切都被子产看在眼里,不甚满意自是理所当然的。毕竟竖牛是祭氏的儿子,也是郑国的子民,子产碍于祭先的面子没有插手此事,并不代表他对此事就没有一定的看法。 祭先让李然走一趟,说穿了便是要李然替祭氏向子产解释一下,祭先如此做的用意。当然,也有想博取子产见谅,宽宥竖牛的意思。 李然自知这是祭先对自己信任,才会让自己前去,当即躬身一揖道: “喏。” …… 翌日,祭乐从睡梦中醒来,睁开惺忪的眼睛一看,却不见李然的身影。 “夫君?李然?” 四处张望,却无有踪正自疑惑间,李然却从门外走了进来,看到祭乐仍旧困乏的模样当即心疼道: “乐儿何不再多睡一会儿?今日无事,我可以在家多陪你一阵。” 今日,本该是李然应了祭先,前去验收一应商号明细的日子。可哪知竖牛得知他的产业被祭先分给了李然,不由勃然大怒,今早起来更是在祭先处一阵大闹,惹得祭先差点动了家法。 据鸮翼从别院仆人打听到的消息,竖牛与祭先有过一番激烈的争吵,最后竖牛摔杯而出,满面怒气,一看便是发了大火的。 而祭先更是被气得不行,听说已经在书房里待了半个时辰,任何人都求见不得。 李然此时自然不宜再去接收那些家产,打算等着祭乐起来后,再一起去给家族中的长辈们磕头谢礼,顺便再一起好生安慰他一番。 谁知祭乐听说此事后,若无其事的笑着道: “嗨,没事。我爹就是这个脾气,他发完火之后要是不冷静一两个时辰,谁也近不得他身。” “相公若有其他事,去忙便是。我去劝一劝爹爹便好。” 祭乐并不想让李然无端遭受祭先的怒火,而对付她爹,她的办法总是层出不穷,哪里需要李然陪她一起。 李然闻声一怔,诧异道: “哦?当真?” “哼!夫君莫不是小瞧了乐儿?我可偷偷告诉你呀,每次爹发完脾气,都要在书房里待上一个时辰,美其名曰自省,其实就是自己逼自己写字冷静,装的一套一套的,别提多正经了。但只要我一进去,给他讲两个笑话,他的火气立马全消。” 祭乐说着,双手叉在腰上,脖子微抬,面朝房顶,架势十足。 见状,李然当即给她竖起了大拇指,但心里却道:这可真是一件贴心小棉袄,希望以后给我生个儿子,要是生出这么个女儿,我上哪哭去? 不过瞧得祭乐如此信心十足,他也不好再多言什么,当即交代她切记不要惹祭先生气后便匆匆赶往了国氏府邸。(子产:国氏,名侨,字子产) 随他一起前去的自然是孙武。 来到子产家中,此时子产刚刚朝议返回,得闻李然到来,当即喜出望外。 “哟?这不是祭氏的佳婿嘛?怎么了?今日你不是应该在祭氏家中应付那上下一族老小的么?怎么得空到我这来转悠?”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