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世家(科举) 第125节
处理完许诚后,云舒周已经遭围了不少人,为了避免被人围观,云舒让人带走许诚之后,自己也上了车回家去了。 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当初朱茂回了燕城,这会儿燕城虽然没有被屠城,只是当初跟朱茂家里有过节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屠了全家。 许诚家就是朱茂破城后第一个遭殃的,他们家,上至老爷夫人,下至挑粪担水的仆人,全都被杀了个精光。 当初许老爷对城内许多人多有作怪,云舒对于他被杀是没有多少触动的。只是想到许诚的妻儿都没有幸免之后,多少还是同情了许诚两秒。 不过这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许诚伤害他的理由。毕竟杀许家全家的人又不是他们顾家。 大概早眼红了顾家,加上知道顾家跟朱茂之前常来往。手刃不了朱茂的许诚便告发了云舒,想要托他们一家下地狱。 好在顾家有个云舒撑着,好歹没出大事。 云舒在查到许诚之后,没有手软的让他丢了官职。于是许诚怀恨在心,就做出了刺杀云舒的事情。 云舒也不打算放过打算杀死自己,并且付诸了行动的许诚,根本没有去捞人的打算。 毕竟许诚的行为很有针对性,很明显就是冲着他顾云舒来的。 对于这样的行为,云舒是很看不上的。 许诚自己无能不去参军杀敌,没本事去杀朱茂,躲在京都的和平里去杀一个跟他的家仇无关的人,几乎可以算是无能狂怒。 这样的一个人,云舒甚至不想将他称之为男人,对他简直充满了蔑视。许诚这样的人,就是死也是活该。 刺杀二品官员,没过几天许诚的判决消息就出来了,毫无意外就是个死刑。 第138章 冬日朱茂部队到了冬日已经显现出疲软的态势, 南边笙歌带着部队死守城门,愣是让朱茂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损失掉一座城池。 只是军队报上来的伤亡人数也已经近万了,可见他们这几个月打的惨烈。 一开始猛攻下的两座城池,是靠着多少士兵的鲜血换来的。 等朱茂军中显现出疲惫的时候, 笙歌立马提高士气, 一通乱杀乱冲,接连收复了三座城池, 朱茂的主要军队被杀了大半。 原本来年春天眼看就要到了, 笙歌的压力真的不少。后来因为这一场战役朱茂他们被大败之后, 军队内部产生了分歧。 后来朱茂的军队一分为四, 朱茂跟他叔叔武艺带领的军队占了原本叛军的半数。 这也给了笙歌一个机会, 乘胜追击, 在夏季来临之前总算将朱茂军队驱赶到了南边蛮荒地区。 虽然没有擒杀了朱茂,不过笙歌总算还是完成了跟周帝的约定。 朝堂内部原本抗议用笙歌的人, 在听到笙歌胜利的消息之后, 一时间鸦雀无声。 周帝当初的目的也就是测一测云舒跟笙歌的忠心,如今派人彻查下来,云舒跟朱茂没有勾结已经是板上钉钉。 再看笙歌一系列行为,周帝也认这个结果。于是对笙歌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甚至给他封了伯爵,让他继续带兵在南方攻打其他残余势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云舒的官途也算是动荡,然而多办是因为友人亲戚而出的乱子。 周帝原本对笙歌的胜利而感到高兴, 云舒想着趁这个时间,想要向周帝提出让云璟回京做官。 谁想南边又一势力已经打去了宋城, 云璟原本是带着百姓守城, 死守在那里不肯走。 然而敌方太强, 云璟一个文官,到底没有带兵的经验,最后花不到半个月时间就被人开了城门。 云舒听说云璟原本投河自尽了,又被家人捞上来没死成。 后来被人生擒。敌方为首的乱臣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想要让云璟去他的阵营。 顾云璟很是说了一段辱骂的话,可对方不气恼。以要屠杀城中百姓的威胁而成功让云璟放弃了抵抗。 虽然顾云璟在军中无作为,然而却是确确实实地站在了敌方阵营。 周帝听说之后,勃然大怒。立马又调军去镇压。 一个月的时间,城池被收复,敌方将领被斩首。 剩下的就是那些投靠了外贼的众人应当如何处置。周帝的处置自然简单,只有一个“斩”字。 云舒听闻云璟在里面,已经逃来京都的大堂哥一家子赶紧过来求云舒帮忙。 云舒知道如果去劝周帝,必然得到周帝的厌烦。然而这不但是自己的哥哥,还是他的知己。 他也很清楚,若不是被人以屠城威胁,估计这会儿顾云璟自己也早自尽了。 云璟为人清高,这一遭遇必定将他翅膀都给折断了,从今以后只怕他要愧疚的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可是即便如此,云舒也不希望堂哥死。于是冒着被骂的危险,前去求周帝饶了云璟一命。 周帝对云舒的请求一开始是感到厌烦、发怒,然后干脆不理会。 而且若不是看在云舒忠心且能力强的份儿上,换做别的官员的话,估计早已经挨板子了。 云舒既然已经去请求了,那必然要将云璟的性命保住为止。 他替云璟辩护的理由也是从百姓出发。云璟跟那些主动投诚的人不同,他是原本赴死,没死成,为了百姓才活下来的。 如今朝廷要砍了他的头,云璟他自己大概也是认的。 只是云舒他们在竭力挽救。毕竟顾云璟还有妻儿,毕竟他有治国的才能,这样的人死掉太可惜。 为了救这个堂哥,云舒不惜在殿前跪了三天,膝盖都跪到发青,每天从早到晚,第三天总算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周帝见云舒如此坚持,没有办法,最后算是格外开恩,免了顾云璟的死刑,但是不许他之后的三代入仕途,就算是绝了他们家的书香。 原本叛国是要诛九族的,周帝其实已经是很开恩没有杀掉那些叛国者的近亲。 如今又因为云舒而法外开恩,其实能够看出来,周帝本性并不很坏,只是太容易被人利用。 云舒也渐渐下了些决心,继续辅佐秦韶瑜。只是如今经过顾云璟的事儿只怕周帝已经不太信任他了,想要挽回也十分困难。 云璟获得释放后,已经被罢了官。他被押送来京都,跟家人会和之后,就准备带着一家子人回宋城继续生活。 经历了少年得志、青年的贬谪、丧父之痛、被迫叛国,最后被定罪要回乡之后,他原本闪着光的眼睛此时也变得麻木了。 云璟是他们那一脉排在老二的,之前都是他处处压着大房一头。如今总算“长幼有序”了,大哥哥顾云墨反而开始安慰起弟弟,对云璟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嫂子孟氏看着他们兄友弟恭的模样也着实欢喜,虽然结局对顾云璟来说不大好,但好歹人还活着。 即便不能发达,守着老家的土地怎么也饿不死。自然,这是要抛开战乱才能说的话。 朋友几个洒泪送别了云璟,云舒觉得自己的心都仿佛已经麻木了。早些年的时候还会感慨一下这当的什么官。 如今却不是这样想了,朝堂局势要挽回,人间险恶正是留给他们这些当官的走的。 大势不在,他也该力挽狂澜才是。 自云璟走后也没有什么好事儿发生。云舒的几个门客在这次的会试中中了一半。 殿试之后却没有一个能留在京都学习的,全都要被分到地方去。 于是送走了云璟之后,云舒又要送别在京的朋友。 这么忙碌下来,很快就又要入夏了。 听说柳月棠那边至今还没有定下婚事,早两年她表哥表嫂还许她出门。 如今她二十岁了还不嫁人,家里觉得她似乎没将心思用在选夫婿上面,于是为了让她静心,干脆将她关在家里。 似乎是做的不嫁人就不许她出家门的准备。 云舒劝过两回,李茂一着急,甚至说了让云舒干脆娶了柳月棠的话。这之后云舒也就没再劝过了,免得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五月弟弟来信,又抱怨了一次云舒回信少回信慢的事宜。 这也不怪云舒,实在是这几个月的时间一直忙乱,抽不出什么空儿去回信。 先前又是笙歌的事儿,然后又是顾云璟的事儿,夹杂科举会试、殿试,然后柳月棠的事儿他也要多给几分关心。 还有安排投奔来的几家亲戚,实在忙得找不着北。 原本他跟弟弟约好,每月一封信件。到了今年五月份,他也就是年初的时候有空给弟弟回了一封信,之后就再没有写了,也难怪弟弟要怪他不写回信。 送别友人之后,云舒总算抽出了时间,给弟弟写了一封回信。将最近身边发生的事情做了一个总结,算是给了弟弟一个解释。 云舒觉得要是自己再不写回信,云安简直都要成为怨妇了。 总结弟弟最近几个月来发的消息,大概内容就是,西北好无聊,风沙大,昼夜气温相差也大。 抱怨哥哥不来信,想家,想哥哥,西北很无聊。 云舒只好耐心跟他说,好好在那里处理事务,多长点见识也是好事儿。然后跟弟弟道歉这么长时间不回信,告知家里一切都好,母亲十分想他。 写完信件之后也来不及补充,直接让人去送了。毕竟弟弟已经等了这么久,云舒也不想让他多等个一天两天的。 秋日来临前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笙歌媳妇儿怀孕了。 顾家上下十分高兴,只是一时间笙歌也回不来,林氏在信中嘱咐了又嘱咐,生怕笙歌因为第一次做父亲而有了疏漏。 云舒也能明显感觉到,在妻子怀孕之后,笙歌冷冰冰的信件变的有温度了许多,主要是在他的用词中看出来的。 除此外,也没有什么新鲜事儿了。 这日云舒按部就班,在礼部执勤结束之后,就跟侄子一同回去。 其余一些官员被皇帝招至殿内议论政事,云舒这次并没有被叫过去。 估计是这段时间周帝因为云璟的事情厌烦云舒,所以不想见到云舒。估计光是消气都得等上两个月。云舒也不着急,默默享受着被冷待的时光。 大侄子顾腾霄走在云舒身边,左右这会儿也没人在身边,便对云舒说道:“当初为了璟叔的事儿,牵连叔叔不少。要我说,士为国死也很正常......” 云舒瞅了顾腾霄一眼,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顾腾霄大概觉得,当初被活捉的时候,顾云璟就应该死也不能投靠外敌,哪怕是为了全城百姓。 这完全是站在皇权这边着想的。就跟秦韶瑜生气的原因一样,为官者死节,就算是死,也要留下清白在人间。 投靠了敌军的顾云璟已经不能算是一个清白的官员了,就连顾云璟自己似乎也这么觉得,认为他还是死了最好,云舒不该救他。 他们为云舒不值,觉得云舒为此得罪了周帝很不该,毕竟这对云舒的前途无疑是影响很大的。 云舒能理解顾腾霄的话,毕竟活在这个时代,士人有自己的三观,但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并不觉得顾云璟用自己的名声换取百姓的活路有什么大过错。 即便错了,罪不至死。 于是说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有的人做官,是为了百姓着想。死何足惜呢?怀廉多清高的一个人,为了百姓连名声也不要了,一辈子背着个叛国贼的名声活下来。我想若是你也不一定会愿意如此,倒更愿意去赴死。 有的人活是拿百姓做借口,而有的人却只因为将百姓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我相信怀廉是后者。这些话你以后也不要说,免得惹我伤感,听着难受。另外要是让人听到了我说的这一番话,叫皇上听见了,又不知道会如何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