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汉世祖在线阅读 - 汉世祖 第911节

汉世祖 第911节

    “朝廷对于吐蕃的经营,前前后后已有三十余年,纵然不像安东、漠南、西北那般大洒钱,但三十年累计下来,也不少了。

    朕前不久翻看了剑南道财税用度情况,其中关于支协周边地区所费,其中有约一半都是投向川蕃及与吐蕃的茶马贸易,西南茶马市监所得,也有一半留道,用在川蕃行政维持、军事建设上,仅从钱粮而言,是亏本的!

    但是,朝廷付出了这些的代价,要达成的,可不仅是对吐蕃诸部名义上的统治,务了三十年的虚,该向务实转变了,获取一些实在的东西。朝廷对雪域高原不能仅仅停留于影响,还当增强控制力,这不是朕好大喜功,贪大求全,若为此,朕早就发兵西上了。

    唐时诸边之患,吐蕃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虽然如今其沉沦百年,分裂势衰,但当年其东出高原,侵我汉土,略我河陇,断我三千里汉土,此事当永以为诫!吐蕃若能驯服,对剑南之安全,西南之稳定,是极其重要的!”

    刘皇帝向刘晞交待着他的想法,轻描淡写间展现着他的强势:“这些年,朝廷也培养了一些亲附朝廷的部族,尤其是川蕃交界地区,有这些部族势力存在,朝廷在当地设立管理机构便有了‘民意’基础。

    你进驻逻些之后,除了继续施展朝廷的绥靖政策之外,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组织起一套吐蕃事务管理结构,并发挥其作用,治不下其民,但那些受了朝廷好处,接受朝廷封赏的土官、头人,却要管好,从大汉这里获得了好处,就要守朝廷的规矩。

    同时,要继续打通川蕃之间道路,增进汉地与之交通往来,另外,对那些冥顽不化,依旧意图对抗朝廷得到部族,要组织进剿,穷追猛打,彻底夷灭为止。

    这些年,朕听得吐蕃这部作乱,那部袭扰,听得太多了,该做个总结了。既不识时务,那高原再是广阔,也不留其容身之处!”

    说到此处,刘皇帝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点杀意,混浊的眼神清晰了,也无情了,那是作为天子伏尸百万的“器量”。

    略顿,瞥了刘晞一眼,见他听得认真,刘皇帝又道:“关于驻吐蕃大臣的建构,你和赵普商讨规划一番,只要在合理范畴,概无不允,属官从吏,任你而决!

    川蕃、滇蕃茶马贸易之关市税,从中划出一部分,作为机构行政运转经费,具体分成,与财政司及二道司会商!

    另外,此去大会,与你三千步骑……”

    用心消化了一番刘皇帝的交待,刘晞想了想,道:“臣记得,朝廷曾与诸部有约,汉军不入逻些城!”

    听此言,刘皇帝连扫了刘晞两眼,审量着他,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小子是这种循规蹈矩的人吗?朕又是信守所谓盟约的人吗?

    不过,话还是尽量“收敛”着说,刘皇帝语气慢悠悠的:“此一时,彼一时,朝廷当与时俱进,总不能抱着一纸条约过一辈子吧,那岂不是抱残守缺?

    何况,你作为朕的皇子、大汉晋王、朝廷宰相,躬亲而入吐蕃,已是对彼等莫大的恩典!卤簿仪仗,当依朝制,那三千甲士,作为你的随驾护卫,彼等又何话说!”

    面对刘皇帝这番霸道言论,刘晞反应倒也平静,思忖几许,终是向刘皇帝一拱手:“是!”

    至此,刘晞基本已经接受了去吐蕃的安排,只不过,心中存在的疑问反而加深了,不便问,也有些不敢问。

    但是,刘皇帝似乎看出了刘晞的心思,冲他笑了笑,道:“文海那孩子,朕很喜欢,如今也长大成人了,军校里待过,军中表现也不俗,可以正式开府做事了。

    对他的安排,朕暂时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和刘昀、刘晓、刘淳他们去南洋,另外一个是滇南,你是他父亲,帮他做个主吧!”

    刘皇帝这话里,俨然饱含深意,刘晞闻言初时微愣,与刘皇帝对视了一会儿,慢慢明白了。低头长考,面色恢复平静,应道:“南洋如今的情况,有些拥挤了,陛下若欲历练文海,还是让他去滇南吧……”

    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

    “朕知道,吐蕃不是个好去处,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民情复杂,非毅力、大才干者不能担当!”

    见刘晞应承下了,刘皇帝又注视着他,以一种平静的口吻说道:“然而,若是一般人,朕还不会派此大任。不只因为,你是朕的儿子,是大汉亲王!

    你是在漠南待过十年的人,对于边地军政,对少民夷族事务,堪称熟稔,有头脑,有策略,有手段。

    当初漠南归治,汉制改革,都不是容易的活,但都一一为你解决。漠南能有如今的稳定,并为大汉官民源源不断供应牛羊牲口,这其中无不得益于你当年打下的基础。

    对吐蕃,朕要求不高,不奢望做到漠南的地步,但请充分发挥你的智慧,施展你的才干,不负你这几十年所学与历练!”

    不得不说,刘皇帝夸起人来的时候,话还是说得比较动听的,尤其有皇父身份的加成,哪怕刘晞并不是轻易被说动的人,此时内心中仍旧泛起点点涟漪。他活了快四十年了,也确实受到刘皇帝看重,但过去没怎么被刘皇帝训斥,被夸奖的情况也是屈指可数。

    而当刘皇帝放下架子,和颜悦色,向你表现出有所求的时候,你需要承担的东西就绝不轻松,于刘晞而言,吐蕃之任便是如此。

    “陛下重任相托,臣唯有竭尽全力!”迎着刘皇帝的目光,刘晞心中默然一叹,郑重应道。

    见状,刘皇帝面露满意之色,想了想,道:“大汉治下,管辖有诸多部族,虽然朝廷过去一直在推行汉制改革,但终究是不彻底的,同样做了不少妥协。

    对这些少族夷部的政策,诱之以利,镇之以威,不少臣僚都是此类想法。不过,朕总觉得虚过于实,朕近来倒是略有所得,或可行减丁政策!

    国内诸杂部的人口数目必须得到控制,尤其是靠近大汉腹心地区的部族,只要人口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即便出现什么骚乱,也难成气候。”

    “减丁政策”四个字一出,刘晞脸色不由变了变,他自然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中之意。六、七年前,才对党项族实行了一次“大减丁”,做得堪称彻底,结果也是骇人的,偌大的榆林至今还是空荡荡,到处都是死地,宣慰司根本不敢宣传榆林平叛的具体细节,对平叛的过程朝廷也一向讳莫如深……

    刘晞此时,是真怕刘皇帝又冒出什么骇人听闻的想法,所幸,刘皇帝接下来的话稍稍让他放下心来:“当然,武力减丁,手段过于狠厉偏激,容易引发后患,不足取,肉体上直接毁灭,思之也着实浪费。因此,迁移住地,是个不错的办法,尤其是那些不服王化者。

    不愿在朝廷的治化之下,那就往大汉外边赶,安西那边,对人口的饥渴恐怕几十年都不会缓解,刘旻他们正需外来丁口,以平衡当地遗民。

    杂夷蛮部,在国内或成疾病,在安西这样的地方,却是治病良药。在内或许居心叵测,心存贰意,到了安西,却可成为大汉建立统治的有力臂助,环境也会逼迫他们与朝廷同心一致!”

    说着,刘皇帝又瞧向刘晞,指示道:“朕也不妨与你交底,开启封国进程后,大汉的移民政策也将随之更改,不会再放任自流,完全听民自便,朝廷当采取积极政策手段,进行干预指导。

    具体如何做,当秉持两方面原则,农渔南下,游猎西行,汉民自愿优先,胡部强制执行!

    吐蕃堪称如今大汉治下第一胡族,汉化程度也是最低一等,自应在移民范畴之内。鉴于吐蕃当下情况,朝廷并没有形成实际控制,朕对吐蕃方面移民,不做硬性规定。

    不过,如何通过迁帐移民,减少吐蕃人口,削其发展潜力,平衡诸部实力,你或许可以好生思量一番……”

    当一切既成事实之后,刘晞的心态也放平了,并没有因刘皇帝透露的这些信息与将来的政策变化产生大起伏,思吟几许后,淡定地朝刘皇帝一礼:“是!”

    “距离吐蕃大会还有半年,你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多多筹谋一番,相信你不会让朕失望!”刘皇帝期许的目光看着刘晞。

    刘晞则还是那副心平气和、宠辱不惊的模样,这甚至让刘皇帝心头感到有些堵,谈了这么久,刘皇帝也有些疲了,克制着心头的少许别扭,冲他摆摆手,不再开言,但意思很清楚。

    刘晞自是识趣的人,见状便后退一步,躬身再拜:“臣告退!”

    刘皇帝轻轻地应了声,不过在刘晞退却之际,还没待其转身,又突然叫住他,老眼都睁大了:“等等!”

    刘晞微讶,但还是保持着礼节,问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刘皇帝一时没有接话,目光投向西南方向,仿佛在畅想,少顷,悠悠问道:“高原之上,有雪峰峻岭相阻隔,你可知翻过高峰,穿越山口,是何处?”

    这个问题,没头没尾,稍显突兀,但以刘晞之聪明,略作回忆,很快便意识到了,稍蹙眉,说道:“似乎是天竺地区!”

    “这可是吐蕃邻居,若有余力,或可稍加关注一二!”刘皇帝顿了下,幽幽道:“仅靠高原的人口与资源,潜力有限,想要发展起来,是难上加难。朝廷如欲摆脱负担,吐蕃如欲谋求富足,唯有对外!”

    说着,刘皇帝瞥了眼一脸思索的刘晞,继续道:“当然,这只是朕偶得一念,能否成行,还得你因地制宜,朕不强求……”

    虽是这般说,但刘皇帝那看似平和的口吻中,却分明充满了攻击性与征服欲,这哪里是偶得一念,分明是深思熟虑,早有此心。

    在分封图上,与天竺大陆隔海相望的那座大岛(斯里兰卡),可是被刘皇帝直接定了“计划内封国”,岛上僧伽罗和泰米尔这样的原著民国家,则直接被无视。

    原以为也就如此了,没曾想刘皇帝胃口竟是这般大,这是似乎是把整个天竺都当作大汉封国的“猎物”了……

    第391章 暗箭

    “这些话,当真是王彦升说的?”垂拱殿内响起刘皇帝低沉的声音,就仿佛是幽灵的呓语。

    “小的何胆,敢欺瞒官家!”侍候在殿下的,乃是皇城使王继恩,见刘皇帝有所怀疑,立刻“义正辞严”地道:“小的所报,千真万确,其狂悖放肆之言,若有半句不实,小的愿担诬陷功勋老臣之罪!”

    见王继恩这副信誓旦旦的模样,刘皇帝沉默了下,旋即冷声质问道:“功臣阁会后的话,既然探得如此清楚确切,为何隔了这一个多月,方才来报!”

    虽然在此事上王继恩自觉坦诚,问心无愧,但此时迎着刘皇帝那冷淡的目光,心中仍旧忍不住骇然。不敢怠慢,稳住心态,迅速地解释道:“回官家,非小的怠慢,小的也是前不久方偶然收到此则消息,因事涉王郡公,不敢疏忽,恐冤屈了功勋老臣,因而另花费了些时间,细细查问确凿之后,方敢上禀!王郡公大放厥词之时,杨尚书与合川伯康延泽俱在!”

    王继恩这番解释,倒有些几分道理,但刘皇帝的疑虑明显只打消很小的一部分,当听到杨业与康延泽之时,那老眼已经快眯成一条缝了。

    而感觉到刘皇帝身上越发浓厚的危险气质,王继恩也再不敢保留,假装停顿了下,补充一句:“此事消息之来源,正是合川伯康延泽向小的透露的……”

    这话一出,疑问的阴云便立刻消散,事实的天空顿时变得明朗,同样的,刘皇帝的心情也随即被阴霾彻底占据。

    默然良久,刘皇帝不由得发出几声难听的笑声,就有如恶鬼的吟唱,格外渗人。老眼逐渐深邃,那是一种恐怕的阴沉,刘皇帝讥诮地说道:“看起来,我们的王郡公心中确实有很多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啊,这一番宣泄,比起装聋作哑,要痛快许多吧!

    皆言王彦升匹夫糙汉,但这番话,说得却是头头是道,过去这些年,想必在心中已经念叨了无数遍了吧!

    长进不少啊!当年淮南之战后议功策勋,自觉不公,他敢强闯相府讨要说法,如今,却能忍耐这么多年,话能藏在心里了,刮目相看啊!

    说起来,王彦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装模作样的?五年?八年?还是十年?”

    说着说着,刘皇帝语气便不那么平稳了,气息都急促了几分,缓了缓,方才平复下来。沉着一张脸,思忖片刻,刘皇帝语气森然地冲王继恩吩咐道:“你去一趟王府,替朕问王彦升几个问题!

    好生安享晚年,含饴弄孙,不好吗?

    憋了这么久,难不难受?

    有什么话不能直接和朕说,非要弄虚作假地欺瞒于朕,装也就装个彻底嘛,为何又要忍不住,像个怨妇一样啰唣,还配做那个威震西戎的‘啖耳将军’?”

    且不知刘皇帝这几个问题王彦升听了会是什么感受,至少殿中的王继恩亲耳听着,只觉得毛骨悚然,不敢有任何的迟疑,格外卑敬地应道:“是!小的遵命!”

    似乎有些被震到了,应下之后王继恩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像根弯曲的枯木一般杵在那儿,直到刘皇帝斜了他一眼,方才行礼告退,就像离开虎柙一般小心翼翼地退出垂拱殿。

    而刘皇帝仍旧待在御座上,冷着一张脸,一副心情欠佳的模样。显然,王彦升有些预计错了,他当日在功臣阁外说的那些话,刘皇帝并不是不在乎,相反很在意,有些事情,并不是皇帝知道你的脾性,就能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关键得看心情,或许能有一时之大度,但绝不可能容忍一辈子,何况是人到晚年、刚愎雄猜的刘皇帝。

    事实上,关于王彦升装聋作哑之事,刘皇帝并不是一无所觉,只不过君臣之间有一定默契罢了。但就像刘皇帝提出的问题,要装就装到底嘛,说那么一番怨艾之言,还当着杨业这个刘皇帝铁杆心腹的面,是何居心?憋不住了?还是想试探?

    不管是为什么,以刘皇帝当前的心态,只当他打破了君臣之间维持多年的那份默契,这对刘皇帝而言,是十分严重的政治问题……

    “张德钧的汇报,你也听到了,说说你的看法!”思索着、怀疑着,刘皇帝随口问一直默默伺候在身边的喦脱。

    在此事上,喦脱本来是想装死的,面对这突来一问,自然是陪着小心,迟疑了一会儿,方才谨慎地回道:“王老郡公性情一向如此,说几句气话,发泄一番,也属正常……”

    “有些事情朕是能容忍的,但若把朕的宽容当作纵容,给朕耍小心思,搞试探,那就打错了算盘!”刘皇帝冷冷地说道,枯瘦的面皮几乎是抽搐着的。

    听他这么说,喦脱下意识地埋下头。

    “杨业我是知道的,端重刚直,不是打小报告的人,与王彦升的关系又一向很好,他对此事沉默,可以理解!”刘皇帝想了想,说出这么一番明显带有双标性质的话来。

    如今老皇帝就是这般,对自己喜欢的人,是喜欢到骨子里,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可以理解,而其他人,一旦印象崩坏,那恶感就怎么都收不住了,王彦升恰恰成为了后者。

    “这个康延泽,倒是挺有意思啊!”刘皇帝哂笑着说道:“当年也算一名不错的智将,战场上表现不错,怎么老了,反而做起这等暗箭伤人的下作之事?还有,即便要举报,为何不向朕报告,要先偷摸着透露给皇城司?此人与张德钧是什么关系?”

    听到刘皇帝这番怀疑,或者说“分析”,喦脱眼皮子不由动了动,他早就考虑到此点了,只是没敢说,也不是什么事都适合随便上眼药的。

    还得是官家自己想通的,才是最好的,也最安全的,这般想就好了,王继恩那老狗,还想借此事请功?呵呵……

    “康延泽当年,似乎是因其子犯事,被牵连罢官夺职的吧!”脑子里仅有些模糊的记忆,刘皇帝不确定地问喦脱道。

    喦脱肯定道:“官家记忆惊人,正是如此,其子康明昭在兵部郎中任上,犯有贪污渎职之重罪,被明正典刑!”

    刘皇帝微蹙着眉,道:“朕好奇的是,这康延泽与王彦升有什么恩怨,需要用这种手段对付?这二者,与杨业可都是关系莫逆的袍泽!”

    对此,喦脱犹豫了下,低声应道:“小的听闻过一则不久前发生的小事,不知是否相关,王郡公的孙儿把合川伯的孙儿打成了重伤……”

    “因为何事?”

    “青楼争风!”

    “呵呵……”

    第392章 抢救一下

    春日的黄昏,同样是明媚的,风光很美,柔光笼罩下的洛阳,仿若仙宫,王彦升从来没有欣赏这光景的情致与雅趣,但今日他待在府中后园的角亭,倚栏仰望,却格外专注与耐心,直到最后一丝光辉消散天际,夜色降临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