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1109节
书迷正在阅读:这个O他真的很乖[重生]、直男养娃日常[穿书]、那个Beta回来了、主角攻受为我打了起来[快穿]、八零落魄千金,嫁个厂长养崽崽、娇滢、崽崽心声被全家听到后成了团宠、神明的体温、反派师兄绝不洗白[穿书]、密封线
换句话说,列车底部跟导轨的常温超导材料管的只是把车子悬浮起来,推进的话依靠整个车体跟管束空间内的磁场相互作用。 如果光是底部发力,底部刹车,那些常温超导材料势必因为巨大的力量而导致脱落或者变形。 试想一下,一辆很重很重的列车,搭载很多很多的人,以超过一千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驰,需要多大的推力才能提速,又需要多大的阻力才能降速? 况且中间也有站点需要下来,频繁启动,停止,常温超导材料抗冲击性就真的这么好?既然如此,就让全车来承担这样的压力吧。 如此一来,长方体车身的设计显得特别合理,车头车尾堆积厚度就行,用来承受巨大的力量,设计师高低不同意,说是太难看,况且,堆积厚度也可以学学坦克的装甲,来个反斜面,有效厚度提上去,还不用看起来那么厚。 “你知道个锤子,知道动能定理吗?千吨列车,上千公里的时速,多少动能了?反斜面能抗住?” “你的语气跟我中学老师一样,你知道个屁!就是因为动量大了才要设计成反斜面,有个缓冲。” “都闭嘴!真空环境考虑什么冲击!反向喷火来停车,学学火箭呗,考虑车身整体强度!” “哈哈!乘客们还得是宇航员的身体素质才能乘坐了是吗?不然的话,速度变化那么大,谁能扛得住?你们到底行不行,别整这些有的没的!” 三天时间搞出了大体框架,但是也发现了太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两点,一个是管束通道的材料问题,需要够硬,还需要够软,能扛得住真空和大气压强的落差,能承载车身与导轨的重量。不要以为在地面上搭建个圆形的管子就完事,以后还得设计空中道路呢! 第二个问题就是启动和刹车问题。启动太快,乘客就会感受到该死的推背感,然后胸闷,甚至是肺部爆炸。 人体极限是8g或者10g,也就是8到10个大气压强,这已经是宇航员的数字了,普通人也就三四个就得晕了。 要是超高速过程中刹车,大家直接就得被座椅安全带切成两段! 这个看起来更加的无解,要是做不到这一点,真空管束列车就只能永远点对点传输,慢慢加速再慢慢减速,就跟飞机的方式一样,这看起来似乎也不错,不远不近的人就很难受了,还没加速起来就得开始停车,还不如搭乘高铁呢。 陈潇看了一会,只能让他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其实已经是航天领域要面对的问题了,不解决这个问题,以后想太空旅行,那就是空谈。 “还是得开发能量立场抵抗惯性,人类太脆弱了。”陈潇很务实,先做能做的事情。 但是对于灌输通道的材料选择上,出现了巨大的分歧。 正常来说,最简单的就是弄钢材密封焊接,夏国钢材产量大,焊接技术也不错,钢材质量好,堆积厚度就行。但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成本,这么多钢材需要多少钱?还得铺那么长!后期要是搭建城市当中的管束通道,这么重的东西如何能在半空搭建? 陈潇对管束列车的期待很大,他希望彻底取代现在的交通方式,取代飞机,甚至能够实现大洲之间的交通,去欧盟,去非洲都行,也别从马六甲那里过了,次次都得给钱,烦人! 钢材不行,那就得复核玻璃材料了呗,但是这样的玻璃材质也搞不出来,玻璃本身的脆性太大,根本没有延展性,一旦发生问题。“嘭”!的一下,连反应的速度都没有。有机玻璃有延展性,但是这样的东西风吹日晒雨淋有点靠不住。 “还是得开发新材料了!你们有什么建议吗?”陈潇抽空跟材料组的大牛,以及长天科技的材料部门一起开了个会。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好些材料,可一看性能,造价,狗都摇头。 有个声音默默地发出来了:“硅藻好像可以。” “嗯?”陈潇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似乎抓住了什么,赶紧看向发言的人。 那时虚拟世界里面的材料大牛,名叫勃拉姆斯,这个名字跟那个音乐家完全一样,他们的国籍甚至都是德意志。陈潇也没太在意,这个名字估计跟夏国的张伟,刘波一个概念。 “您请说。” “好的,硅藻的特性大家都懂。它属于不等鞭毛生物,也就是说,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在我看来,它属于怪物! 它的细胞壁是二氧化硅而不是纤维素。繁衍方式又很离谱。一开始是分裂的,一边大一边小,各自长出外壳。小的那部分越分裂就越小,然后外壳不能容纳其他身体结构的时候,小个体就转成有性繁殖,组合成一个大大的个体。再重复之前的过程。 我们何不利用它们分裂后的外壳来做灌输通道呢?只要堆积够多,就足够坚固,况且这个还如此轻便又容易获得?”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高速管束列车 听完勃拉姆斯的发言,陈潇心底大亮,一下子想到了很多很多。 其余的材料专家也不是吃素的,都是行家,谁又不明白其中的关节点呢? 什么叫硅?什么叫二氧化硅?不就是石头,玻璃这样的分子吗?高强度的玻璃也就是硅元素夹杂一些别的元素,搞得透明又坚硬。 切莫小看生物自身搞出来的材料,那可是经过无数年月的进化,经受了最严苛的自然淘汰后形成的生物机制。 打个比方,蜘蛛丝的强度和韧度,同等直径下,没有别的材料能比得上。最多也就是接近了多少。 再比如头发,随便一丢丢,吊起一台车子跟玩一样。再比如蜻蜓飞行中翅膀的煽动方式,没有任何金属如此强韧,很快就得疲劳断裂。 所以有个学科叫做仿生学,人类只能接近这些东西,无法彻底复刻。 看到大家都听自己说,勃拉姆斯就继续说了起来:“硅藻产生的二氧化硅外壳,强度很是惊人,换算一下,一个指甲片那么薄的,可以放置数十公斤的重量而不破碎。” 然而很快就有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 “你说的是平底摆放,但是很多时候要承受悬空的力量,四面八方的力量,到了那时候,平地放置的强度就不足以承受了。” “就算你说的是对的,硅藻分裂后的外壳是星球上最坚硬的物品。但是它太小了,分裂的速度也是有上限的。这样一来,我们得需要多大的养殖面积才能满足供应?” “硅藻也是要能量的,起码得光合作用吧?阳光充足的水层才能有硅藻,这样一来,好像也不是很容易培养呢。养好了之后,还得想办法搞设备收集外壳,这个工作实在是太麻烦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说的问题也是相当的现实,产量,培养的地点,收集的方式,综合的成本。那些硅藻壳总不能收集起来就直接糊在管束通道上面了吧。 这个问题绕不过去,管束通道的强度必须足够,经过模型推算,目前长天科技可以达到的速度应该是一千公里,但是这点速度根本不够。根据设想,真空管道列车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普通真空高铁,速度也就五六百公里,如今的技术已经够了,没推广是成本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低真空磁悬浮技术,如今长天科技搞的就是这个,领先了时代十年不止。但这个的成本依旧挺高,管束通道的材料还是现有的东西,再提升下也就多个五百公里。 这要是传出去,肯定被人骂凡尔赛,一千五百公里每小时还不满足,要上天吗? 然而陈潇想要的是第三个阶段,那就是高真空磁悬浮。更纯粹的真空环境,更大的电磁作用力,时速突破四千公里每小时!那真是瞬息万里,一步到达! 而要达到这样前提,管束通道的强度难以想象,起码现在搞不出来,硬要搞出来,成本又太高,不适合推广。 所以,陈潇才会对勃拉姆斯说的硅藻如此上心,这玩意,能繁殖,能培养,这不正好顺应了长天科技的发展思维吗?一切材料都能培养出来,无污染,可循环,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的利用自然资源。 “诸位,把管束通道的具体强度数据都总结整理下,抗压,抗弯,抗扭这些全都要,我们就从硅藻入手!材料部门这边对接一下养殖部门这里,要对现有的硅藻进行改造,现有硅藻无法胜任。”陈潇让两拨人分头行动。 云霞区的生物学大牛也参与了新型硅藻的培养工作。 生物学,微生物科学,遗传学家,基因学家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凑在一起开始尝试攻关。 思路也不复杂,就是不断地筛选。把硅藻分成许多份,分裂一段时间后就将硅藻的外壳给收集起来测试强度。 多次测量后,确定哪个群体的硅藻基因更好,能产生强度更高的二氧化硅。那些基因较好的硅藻拿出来继续培育,继续收集对比硅藻外壳。 为了加快速度,长天科技还直接对硅藻的基因进行编辑,确定关键性的基因。之后再发挥细胞全能型的作用,让单个基因或者细胞直接发育成为完整的硅藻。 人工进行筛选和基因编辑双管齐下,最快速的找到合适的硅藻。在这方面,勃拉姆斯有不错的心得,帮助团队节省了很多时间。他甚至还把自己的猜想给贡献了出来,让另外的群体尝试。 好在勃拉姆斯的想法是对的,无形中提升了硅藻的性能。 促进硅藻快速生长的生长素也在配合着研究,这种产品的生产,自然不能把产量交给自然,自己需要稳定高效的生产模式。 物理项目组也在不断地进步,通过改变列车的外形,启动的着力点,速度再次提升到新的高度,已经突破了两千公里每小时。这已经是现有材料的极限了,再快一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那些管束通道已经很厚,材料超贵,根本没有推广的价值。陈潇早早设定了管束通道的重量,厚度,乃至半径,所有的研究都要在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要是研发出来不能用,没时间没成本后面慢慢改的。 管束通道的搭建方法在同步进行,工程大牛们根据硅藻的特性,筛选了规定规格的外壳,以蜂窝状排布在预先搭建的圆柱型罩子上面,这一搭建不要紧,问题立马出现了。 这些外壳都是死物,直接贴会因为水分丢失而失去粘性,整块整块的掉落下来。如果用胶水来缝合,成本先撇一边不说,以后施工怎么弄?一块一块的拼接上去吗?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便硅藻能产出超强外壳,那么管束通道也建立不起来。 工程组的大牛立马开会。 “要不,用水泥打底,把硅藻外壳给掺杂进去?” “密封性没法保障,没有覆盖的缝隙会成为大气压强的突破口。” “不就是一个大气压强嘛,有什么好怕的,十六匹马就能拉开的力量。” “你知道个丁丁!列车高速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能量成本算过没?按照你的逻辑,现在搞出玻璃的就行了。” “不行!还得问问车辆设计那边的想法,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启动停止方式,不然的话,我们对于强度根本没有概念!” 列车项目组那边也在探讨列车的启动和减速的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其中的力场对于整个管束通道的压力。 他们经过反复的讨论,设计出了“弹弓法”。简单说就是启动的磁场就设定在导轨上,只覆盖列车底部,然后再如同弹弓一样,将列车从静止状态加速到极快的速度。列车就是个那个弹丸,磁场就是那个弹弓皮筋。 此后,磁场就会消失,列车在真空环境内悬浮着,无阻力的前行,需要加速就在某个地方施加磁场力。 当列车准备要停止下来,前方的磁场提前打开,力道由小变大,犹如一个弹性的弹弓把快速袭来的东西接住一般。等到了列车停止,磁场消失,弹弓自然也就不会反弹。 这个想法靠谱,就是对距离有点要求,但是比起另一个方法来说,已经好了不少。 有个人提出过一种办法,那就是靠着空气阻力减速。具体的方式就是,在站点前后的若干距离设置闸门,当做减速区的入口。列车通过这里的时候,空气缓缓进入,车速自然就降低了。等到人们上车下车后,这段距离抽干空气变成真空再发车。 这个提议让大家脑子都炸了,即便后来做了改进,说是上下车的时候更多的闸门落下进行切分,以最快的速度抽干前方与该段的空气再发车。但是这么多闸门开启,关闭,对管束通道的密封性是个巨大的挑战。 更不妙的是,拦下这样高速运行的巨兽,管束通道承受的压力太大。 还不如只用磁场,管束通道就只用思考密封和大气压强的问题就行。 工程组的人跟列车项目的人交流信息后,心里松了一口气,踏马的,真是不拿施工的当人看了是吧!空气摩擦停车法?这样通道谁能搞出来?也就是材料组的没来,不然就得动手打人了。这么快速行驶的列车跟空气摩擦,就像火箭飞上太空一样,车身得啥材料啊?本来只用思考车底的事情,那就得思考整台车的问题了。 工程组的成员比较“满意”的回去继续动脑如何搭建管束通道,最终他们选择了通过磨碎硅藻外壳再重组喷涂的方式来建造。 把大量的硅藻外壳甚至是硅藻丢进缝隙极小的滚轮式碾碎机进行分裂,期间还要用上超声波进行震荡,使得硅藻外壳破碎得更加细小。 然后喷洒在预先搭建的模子上,喷涂数层,这时候,硅藻还是一种存活的状态,自发的进行分裂,然后链接起了这些碎片,保障紧密贴合,没有空余。 模型做了几个,强度非常高,工程组的成员开心到飞起,总算能交差了。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更好的消息传来,生物材料组那边的成员培育出了新型的硅藻,这些硅藻的外壳不仅有二氧化硅,还有纤维状的管束,这些管束将二氧化硅外壳给聚合在一起,即便是分裂了,也会慢慢恢复原装。 这样一来,整个管束通道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整体!无数的二氧化硅晶体被无数的纤维状管束链接在一起。 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差一点就被丢弃,好在大家对每一份标本都有事后检查三轮的习惯,这才发现了某个培养皿内地硅藻已经形成了一体。 这个习惯也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一般的实验室压根就没这么大的地方放置被初步淘汰的硅藻培养皿,也没有这么多的人员耐心的做复盘工作。 发现了这一异变硅藻的实习研究员,已经被确定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丰厚的分红让她几辈子人都花不掉! 长天科技就是这样的机制,谁发现,谁得利。如果是正常的学术来说,学生的发现都算是老师的成果,下属的成果也都算是上级的功劳,很多大佬其实是掠夺了学生,下属的智慧成果。在陈潇看来,这太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了,所以坚决不学以前那种恶劣习惯。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好,长天科技的科研人员什么时候都打了鸡血一样,任何岗位都兢兢业业,哪怕是这个给培养皿复盘的枯燥工作,实习研究员都干得热火朝天。 得到初始的硅藻种类后,长天科技立马对其基因结构进行解析,全力培养更为稳定的下一代,经过多次的筛选,现在的硅藻已经被彻底驯服。 材料搞定,施工方式搞定,车辆的启动停止方式也搞定了,接来下就是做小模型试验想法。 一个巨大的仓库内,一个小型的试验场地已经搭建完毕,这里看上去很像是四驱车的比赛场地,弯弯绕绕非常多,整个长度达到了五公里。 这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管束列车交通线,小小的列车,小小的轨道,小小的管道,小小的控制器。但谁也不敢小看这东西,一切都是按照实际出发,全部都是现实技术的体现,所获得的实验数据以后直接放大就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了。 “那就开始吧!” 通电之后,只见模型列车悬浮在导轨之上,下半部的框架与导轨是分离,但如果列车侧翻,两者就会勾到一起,避免列车倾覆。 磁场开始改变方向,力道不断增强,车子迅速的启动,刷的一下,立马看不见了,然后列车在管道内疾驰,没有一丝声音。 当减速的按钮按下之时,列车很快就被减速了下来。 实验是成功的,大家仔细检查小车子内的受力情况,推断人体的感受,据推测,不会比搭乘飞机的推背感来得强。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超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