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宠夫郎 第403节
书迷正在阅读:不配、玫瑰花保养手册(恋与深空同人)、人间传奇,但含羞草、成为废人后仇家全都找上门(NPH)、暗燃、完美老公的秘密(1v3)、海后上岸计划、医学模拟器、师尊她靠双修续命(futa np)、剑中有明月
得知黎小睿对他亲自挑选的几个小朋友很关心,时不时的就将自己的饭菜拨出来一部分让人送过去,她便也效仿。 她酷爱美食,但偏偏她个人的食量是有限的,搁从前,她吃不完的食物,都是直接倒掉。 如今嫁入黎家,知道做善事并不只是捐钱捐物,她一边为从前的浪费羞愧,一边赶紧效仿黎小睿。 随着入秋,气温降了不少,秋老虎没了往年的威力,陶竹想到前两年的情形,便把不少心思转移到了收购棉花上。 去年盛京城内的百姓得了棉衣,但城外的百姓没有领取到,现在刚入秋气温就下降的明显,这个冬天怕是会如去年一般不好过。 因此,陶竹特意在城门口挂出了告示,黎家大量收购棉花,收购地点在善堂学馆分校,价格每斤比市场价高一文。 这个一文,对农人来说很重要。 一斤多一文,一千斤那就是一千文啊。 而且,因为连续两年冬日寒冷,今年种棉花的人有很多,棉花价格也比往年上涨了一些。 现在黎家依旧愿意比市场价高一文,那还等什么? 赶紧把自家的棉花往善堂学馆分校送呀! 范圆圆得知黎荞陶竹两人收购棉花的初衷,很是佩服。 不过,范家身为商贾之家,在盛京没有多少田地,而且,这些田地里种的也不是棉花。 但范家的老家种的有棉花。 因为她在锦城府有一个布庄。 范家在盛京这种皇亲国戚遍地走的地界是没有多少产业的,范家的主业都在锦城府。 她的也一样,她陪嫁的田地、铺子,一多半都在锦城府。 她想把今年她自家田地里种的棉花全捐给善堂。 陶竹听了这话,先是夸了她,然后摇头拒绝,锦城府距离盛京太远了,没必要,有这个心就成了。 范圆圆被拒绝,抿着唇想了想,然后道:“竹叔,那我干脆把那些棉花发给锦城的百姓吧,等将来天冷了,就如同善堂这般,直接让衣不遮体的贫苦人家去我的布庄领棉花。” “你这孩子,嫁入黎家这才多久,净是让你花银子了。没事儿,锦城那边有官府呢。” 陶竹摇了摇头。 这多不好意思啊,黎荞也没给范家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他哪能让范圆圆一直往外拿钱拿物。 “也没有净是花我的银子啦,二山把他的银子交给了我,让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好大一笔银子呢,再加上我的嫁妆,我有钱。” 范圆圆笑眯眯的拍着心口,一副壕气冲天的模样。 陶竹将她得意的小模样瞧入眼中,不由失笑:“那也不成,你们俩是小辈,哪能用你俩的银子。而且,黎家不能明着花你的嫁妆。” “可我也想为百姓尽点心呀!从前我只知道胡吃海塞,和二山成亲之后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我想做这些事情。” 范圆圆睁着圆眼睛,很是认真的道。 “那你跟着我收购棉花吧。” 陶竹还是不松口。 人家范家把女儿嫁过来,他怎么好意思一直让小辈出银子,以黎家目前的家底而言,还顶得住这些花销。 自家的这几个铺子,真的挺能挣钱的。 范圆圆被拒绝之后,并不气馁,她将此事告诉爹爹范不着,范不着对她的行为大加赞赏,并表示整个范家到时候都会出力气。 从前范家身为坐拥几个矿且家有三十万亩耕地的大肥羊,每年都得打点出去不少银子,好保住范家的家产。 其实,在盛钧盛鸿父子俩的连番治理下,大盛官欺商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很少闹出官员侵占商人家产以至于商人家破人亡的惨剧。 但想要把生意做大做强,那商人自己得有眼色呀,不然一些方便之门,掌权的官员凭什么撇开别人给他范家开? 范家是做煤炭生意的,挖矿容易出事故,尽管他家对安全工作很是重视,但这些年来依旧有意外发生。 不过,因为他对死者对相关的官员都出手大方,所以工部的官员并没有追责。 这就是银子的用途。 范不着很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年年都交孝敬银子,范家的生意也顺风顺水越做越大,以至于他这几年长居盛京,想在盛京的商界也掺和一脚。 但盛京贵人太多了,财力雄厚的大商人也太多了,他来盛京几年了,家里的主要生意还是贩卖煤炭。 其他铺子,什么布庄、瓷器的,都不太顺利。 不过,自打范圆圆和黎二山定亲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他家的生意比从前好做了许多,找他订购煤炭的,与他商量着展开其他方面的合作的,几乎日日都有人登门。 特别是锦城那边,那些需要他花银子打点的官员,竟是纷纷将他从前给出去的银子还了回来! 从今往后,范家不需要给官员孝敬银子了! 这省下了好大一笔钱啊! 黎大人虽然没有给他什么好处,可扯着黎大人这面大旗,今后范家肯定要腾飞。 所以,捐些银子、棉花算什么? 这些本就是范家需要给出去的,现在花在百姓身上,权当是积德了。 第213章 明悉入京 黎荞的粉丝。今年冷的早。 范不着给老家那边去了信, 让家里人在锦城府收购棉花,只靠着他家种的那点儿棉花,根本不顶用。毕竟他家种棉花只是为了范圆圆那个布庄。 将信写好之后, 想到黎荞在云城府以及畅知府也开了铺子,便又提起笔,将这两府也添了上去。 以他家的财力来说,在三府收购这点儿棉花根本不算什么,可这事儿又能积德又能给黎大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这点儿钱花的太值了。 范圆圆这么快就融入了黎家,一直在关注着黎家的辛家很重视, 立马效仿范家行事。 他们家辛知也很有善心的。 不过, 盛京他们插不上手,毕竟有黎荞在,显不着他们。 但辛家也有老家。 淮东府是辛家的地盘, 收购棉花是吧, 没问题,小事儿, 辛家不差儿这点钱。 说起来,圣上对黎荞可真纵容啊,连黎荞和明总督联姻一事都允了。 黎荞如此得圣心, 他辛家想回大盛的权力中心, 那自然要跟着黎荞的步子走。 于是, 辛知跑来找黎瑜安商议成亲事宜时,和黎荞说起了辛家在淮东府收购棉花的事儿。 淮东府在绘安省, 距离江舒省很近, 靠近太湖, 说南吧, 不算南,但也称不上是北方。 此地种植棉花的人不多,但前两年时,淮东府的确也挺冷的,百姓需要棉花。 因此,辛家人干脆在东山省收购了一些棉花,然后运往淮东府。 今年只能如此应急了,明年辛家会多种一些棉花。 黎荞听罢这话,不由感慨。 武安侯为了辛家也是拼了,竟然跨省买棉花,东山省—绘安府之间的水泥路还没有修好,光是运费就要比棉花贵了。 当年武安侯一念之差,没有站出来说出真相,此事他身为旁观者,也不好评判对错。 但这些年来辛家挺努力的,辛知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让辛知继续待在翰林院,这有些浪费了。 可是,有三皇子、五皇子的教训在前,他也不敢插手官员的升调之事。 不过,根据高志远小册子里写的,上辈子盛鸿急需人才,这辈子虽然有他,可他的影响力是有限的,盛鸿还是需要不少人才去各地稳固局势。 到那时他再想办法举荐辛知吧。 且说明悉。 明总督老家在北湖省,距离盛京有些远,他接到明总督的信之后,立马收拾行囊入京。 紧赶慢赶,终于在农历九月初来到了盛京。 先在明总督的宅子里歇了两日,修整一番,然后他给黎家递了拜帖。 黎荞很重视,况且这门亲事也是盛鸿准许的,因此,他特意请假一日,专门见明悉。 如同明总督描述的那般,明悉五官端正,国字脸,而且,令黎荞惊讶的是,明悉竟然是他的粉丝…… 当然,此时没有粉丝的概念,但明悉看着黎荞时脸上满是崇拜,说起黎荞的发家经历,像是亲眼所见似的,比黎荞本人记的都清楚。 提及黎荞在翰林院时编写的那套方便天下学子科考的书籍,更是滔滔不绝,大夸特夸,说什么这套工具书将繁琐的知识点汇集起来,还标出重点,看了这套工具书,等于看了上百本相关的书籍。 这省了多少功夫? 要知道偏僻地区书籍不全,想收集水利,防灾治灾,农业,律法这四个方面的书籍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而且,这还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哪有功夫和金钱去收集相关的书籍? 黎荞编写的这套书帮了天下学子大忙了。 只要将这四本书吃透,再加上扎实的基本功,那考上举子完全没问题。 明悉就是这样考上举人的。 还有,这套书籍不仅能让人获取功名,也能实实在在的让人掌握不少技能,说实话,若是现在让他任一县知县,那他是有信心将这一县之地治理好的。 黎荞看着明悉因为兴奋而通红的脸庞,心中略有些尴尬。 今天天气不错,因此,在书房略坐了一会儿之后,他便带着明悉去了西跨院的柿子树下。 这会儿黎瑜宁就在不远处的桂花树后站着呢。明悉这一通夸奖,全被黎瑜宁这个小辈听了去。 不过世人都爱听夸奖,他也不例外。 况且,明悉说的也是事实呀。 他编写的那套工具书,在短短几年内就已经成了天下学子的科考宝典,凡是有条件的学子,人人都有一套。 之前江懋来家里拜访他,还专门拎了一套过来,好向他请教不懂的地方。 相比较江懋这小子的冒失自傲,明悉显得朴实多了,一见面就把话题放到他身上,将他从头到脚吹捧了一遍。 他喜欢这样的实在人。 不过,虽然爱听这些,但黎荞还是打断了明悉的彩虹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