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岳飞听了此话,遂放下心来,再度表明忠君爱国之心,才辞别赵构回归军营。 岳飞以前对郦琼与王德关系的分析没错,王德升为都统制后郦琼每每与其作对,终日联合部将在吕祉面前诬告控诉王德,吕祉忍无可忍,于是密奏张浚,乞罢郦琼兵权。张浚得知后遂决定召回郦琼,夺其兵权,并处其死罪。不料消息走漏,郦琼先于八月发动兵变,杀死吕祉,率四万多淮西军投降了伪齐帝刘豫。 此次叛变震惊朝野,张浚立时成了众矢之的,朝臣们都认为是他在淮西军问题上处理不当才导致今日之祸。赵构亦被此事弄得焦头烂额,对张浚虽未加指责,但很快手诏命令:观文殿大学士、两浙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赵鼎充万寿观使兼侍读,疾速赴行在。 是日,张浚入宫见驾。进到殿中亦不多言,在赵构面前跪下,伸手于顶徐徐取下乌纱,端端正正地搁于身前,俯首再拜,一举一动恭敬而严肃。 赵构知是他主动请辞,又见他形容憔悴,原本清隽的脸上似一夜之间滋生了许多皱纹,不免感慨,叹道:卿何有此举?朕并未怪罪于你。 张浚直身道:郦琼叛变,臣自知难辞其咎。若非臣当日率xing而为,用人失当,亦不会有淮西之变。臣才识有限,幸蒙陛下不弃,屡加重用,臣即便肝脑涂地,也难报陛下知遇之恩。而今犯下大过,已于国于君造成莫大损失,岂敢再qiáng守相位,使陛下英名因臣受损?请陛下将臣免职以息众怒,但若将来再有变故,陛下觉可复用臣,臣当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辞。 既听他如此说,赵构亦不再托辞挽留。沉吟片刻,问他:依卿看来,何人可以代卿任相? 张浚垂目,沉默无语不作答。 赵构便点名问:秦桧如何? 张浚当即否决:近来与秦桧共事,臣始知其暗。秦桧虽是由他引荐入朝任枢密使,但共事以来已看出秦桧不yù抗金,意在求和,故此坚决不同意让他接任丞相。 赵构再问:然则用赵鼎? 张浚仍不觉赵鼎是合适人选,可也并未出言反对,于是赵构命他拟诏召赵鼎入见。 张浚很快拟好诏书,双手奉上,然后跪下郑重再拜,起身,缓缓后退至门边,这才转身,长叹一声,掸掸衣袍上本不存在的浮尘,迈步出去。秦桧这一年来对张浚十分谄媚,还道张浚必会向皇帝推荐自己为相,早候在外面,见张浚退出,忙碎步趋近,小心翼翼地观察张浚表qíng,轻声询问张浚入见qíng况。 张浚却并不理睬他。外间的阳光骤然洒在身上,微觉刺目,张浚轻闭双眼,再徐徐睁开,然后一拂衣袖,昂首前行,自始至终未转目以顾秦桧。不久后赵构遣人发布张浚适才所拟文字,秦桧这才明白他把任相的机会留给了赵鼎,顿时一脸错愕,悻悻而出。 绍兴七年九月,在以太傅身份率百官为赵佶及郑皇后上徽宗皇帝、显肃皇后谥册于几筵殿后,特进、守尚书右仆she、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临修国史张浚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随后赵构再度起用赵鼎为相,并命徽猷阁待制王伦、右朝请郎高公绘赴金京师会宁府向金表示议和意向。 其间赵构陆续接到金国密探传来的密报: 六月,在宗磐等人的要求下,金主完颜亶将宗翰的重要心腹、原西京留守,尚书左丞高庆裔等人以贪赃罪下狱处死,连坐甚众。临刑前高庆裔对前来哭别的宗翰说:我公早听我言,事岂至于今日?我死后,公要善自保重。 七月辛巳,金太保、领三省事、晋国王宗翰薨,年五十八,死因未明。完颜亶下有诏书,数其罪状,称宗翰:持吾重权,yīn怀异议。国人皆曰可杀,朕躬匪敢私徇。 七月丙戌,夜,金京师地震。 同日,完颜亶封皇叔宗隽为王。 十一月,金以元帅左监军完颜昌(挞懒)为左副元帅,封鲁国王;宗弼(兀术)为右副元帅,封沈王。 当月丙午,金人废刘豫为蜀王。 绍兴七年十二月癸未,王伦与高公绘使金归来,回禀赵构说完颜亶要求宋纳币称臣,作为议和jiāo换条件,金将归还徽宗帝后梓宫及送回赵构母后韦氏,并归还河南诸州。 赵构听说金人许还梓宫、皇太后,及河南诸州,不禁微露喜色。略一思索,再问王伦:此番议事可还顺利?你们一说金主便答应了么? 王伦答说:金国朝中分为两派,宗磐、挞懒力主与大宋议和,但宗弼、宗幹与左丞相完颜希尹并不同意。金主一时犹豫难决。后东京留守宗隽回京师述职,金主亲自出城相迎。次日,金主即通知臣等,金已决意与大宋议和,除还梓宫、送回皇太后外,还可归还河南诸州,随后很快下旨废掉了刘豫。 宗隽?赵构以指轻叩御案,闲闲地问:他是个怎样的人? 王伦道:宗隽jīng通汉语汉文,才识过人,任东京留守以来政绩出众。他在金太祖诸子中年纪较轻,但如今在金国已颇有名望,金主对他相当看重。 第四章 陈王宗隽雪来香异 第五节 红叶 探知金国亦有议和意向后,赵构进王伦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充大金国奉迎梓宫使,高公绘为右朝奉大夫,充副使,命二人再往金国商议和约细节。次后一年内,宋金双方多次遣使往来,逐条讨论议和事宜。而赵构也于绍兴八年二月离开建康,还跸临安。 赵构意在与金言和,心知朝中大臣反对者众,yù加qiáng主和派势力,便想以一向主和的秦桧为相,为此征求了赵鼎的意见。秦桧自赵鼎复相后对其多方巴结讨好,赵鼎此时对秦桧亦有了几分好感,何况他也并非反对议和,而是主张有原则、不屈膝地与金言和,故此也没反对赵构任秦桧为相,只说:用谁为相,全由陛下决定。有了他这话,赵构遂命枢密使秦桧守尚书右仆she、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在赵构宣布议和决定之前,赵鼎曾建议说:很多士大夫均认为中原有可复之势,若因议和而放弃进兵机会,恐日后不免会引来非议,说朝廷白白丢失此机会。陛下还是先召诸大将入朝询问他们的意见为宜。 赵构则道:不须考虑这些。今日梓宫、太后及渊圣皇帝都留金未还,不和则无可还之理。 参知政事陈与义也道:用兵则须杀人。若因和议得遂我所yù,岂不贤于用兵?万一和议无可成之望,那时再用兵也不迟。 赵构深以为然,闻言颔首。赵鼎见状也缄口不再辩。 议和决定一经宣布果然激起阵阵反对之声,大臣们上朝时在朝堂上慷慨陈辞激烈辩论,下朝后奋笔疾书继续写上疏劝谏皇帝。那时落职后被贬为秘书少监,分司西京,居住于永州的张浚更是异常愤慨,连上五十疏以示反对。赵构召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几位大将入朝问其意见,也只有张俊表示同意议和,岳飞极为坚决地反对,道:夷狄不可信,和议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人讥。 面对一片反对声,赵构每每郁然解释:太后秋已高,朕朝夕思念,yù早相见,故而不惮屈己以冀和议之成。然有备无患,纵使和议已成,亦不可弛兵备。 参知政事刘大中政见与赵鼎一致,不愿为议和而对金人卑躬屈膝放弃战守,因此常劝赵构说:和与战守自不相妨,若专事和而忘战守,则是中敌人之计了。 赵鼎虽同意议和,但在具体条约上绝不肯多让步。绍兴八年七月王伦再次赴金和谈之前,赵鼎向他说明和谈底线是岁币不超过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宋金以huáng河故道(原北流)为界,且宋不向金称臣受册封。 金不同意这些条件,和议便迟迟未成,秦桧见赵构求和心切,便伺机排挤赵鼎与刘大中,先荐自己心腹萧振为侍御史,令其以不孝的罪名奏劾刘大中,赵构便将刘大中免职。赵鼎自然看出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对同僚说:萧振意不在大中,不过是借大中开手罢了。萧振听了此话后也不否认,亦对旁人道:赵丞相可谓有自知之明,不待论劾,便自己考虑隐退之事了,岂非一智士么? 未过多久,殿中侍御史张戒弹劾给事中勾涛。勾涛上疏自辩,称张戒之所以奏劾他,皆因由赵鼎主使,并诽谤赵鼎内结台谏,外连诸将,意不可测。赵鼎一怒之下遂引疾求罢,赵构也不挽留,绍兴八年十月,将赵鼎罢为检校少傅、奉国节度使、两浙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 启程之日秦桧率僚属饯行,赵鼎与枢密副使王庶略聊了几句,而见了秦桧却不发一言,惟一揖而去。 赵鼎去后秦桧yù向赵构要独相之权,道:臣僚畏首畏尾,不足与议大事,若陛下果yù讲和,臣乞陛下专与臣议其事,勿许群臣预闻。 赵构便道:朕独将大事委卿如何? 秦桧假意推辞:臣恐不便,望陛下三思! 过了三日,秦桧再问赵构意见,赵构仍表示全意信任他。秦桧依旧请他深思三日再作决定。三日后,秦桧再问,赵构仍不变初衷,秦桧这才取出奏札,内书:乞决和议,不许群臣gān预。赵构许可,决定独相秦桧。此后秦桧大肆提拔亲信、弹劾主战大臣,很快将激烈反对议和的大臣一一罢去,更加积极地与金议和。 金国政坛这时也风云迭变。宗翰死后,与挞懒宗磐政见相左的左丞相希尹也于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秋七月罢相,同年十月,金主以东京留守宗隽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徙封陈王。 关于宗隽的消息总是很快便能传到临安,这是赵构刻意对在金国的密探所作的要求。接到这个最新消息时,赵构知道柔福正在宫中花园内与赵瑗信步游玩,当即便去后苑寻她。他喜欢细探她在听到宗隽名字时的微妙表qíng,宗隽的消息于他有如一柄利刃,有足以割裂她严密守护的往日隐秘的锋利。 柔福坐在一片jú花花圃边的大石上,手持数朵晚开的白色檀心木香jú,浅笑嫣然地看着红枫树下的赵瑗引臂压枝为她选折色泽美好的枫叶。 赵瑗如今十二岁,却已长得秀颀挺拔,略高过柔福,穿一身银灰织锦衣袍,从容闲适地站在红叶烈烈的枫树下,有难以言喻的华丽感。他仰首细看每一枝红叶,选中了合意的,便以手压下,转目看柔福,唤她以询问:姑姑?若见柔福点头,就把那枝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