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
书迷正在阅读:绑定、徒乱人意、夜长春梦多、李治你别怂、栀子花 (父女1v1)、龙,真无耻(人人都想讨龙精,百合futa)、梅香雪夜(父子丼 古言1V2)、【女尊】金华风月(古言后宫NP)、化学反应(1v1 娱乐圈 甜文)、偶遇 (1v1 he)
自辛相、许相致仕,今岁拜相的李文成、狄仁杰都是谨慎周全之人。 因此两人在府中置宴请同僚亲友之时,是提前商议过,免得撞了日子。 若是两位新宰相烧尾宴同日,朝臣们只怕要为难死,这可去哪一府的好啊——从前也不是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儿,先帝年间同期升迁(还不是拜相)的两位朝臣彼此别苗头,觉得既然是同日接的圣旨,凭什么你先我后的。 非把烧尾宴定在同一日,看同僚们到底来参加谁的。给相关的朝臣们为难的,心里觉得这两位都不是啥好人。 而到了李文成和狄仁杰这里,两人为了谁府上先半宴席还谦让了一回。 官场讲究资历本分,若算踏入官场仕途的年份,自然是李文成短一些。 但于狄仁杰来说,他既认阎立本做老师,又曾是大司徒第一年为副贡举考官时考中的进士,他是自认后辈的,寻了李文成好几回,表示绝不会僭李相之先而办宴。 甚至还寻姜握出面论及此事。 姜握还对文成笑道:“你们两位再谦让下去——宰相府上不办宴席,其余升迁的朝臣更不得办,都在眼巴巴等着呢。” 譬如循序升迁为吏部尚书的刘祎之等人,也得置宴款待亲友,都排着队等着呢。 李文成方首置烧尾宴。 两人这番谦让,圣神皇帝自然也有所耳闻。 因此,今日李文成和狄仁杰同日送了烧尾宴进宫,她还略有些诧异。 直到姜握不请自来,皇帝就懂了。 果然,姜握道:“烧尾宴送入宫中奉给陛下,需选吉日。我替他们选了个吉日。” 然后,她就按着自己选的吉日,来皇帝这里吃席了。 一席最高规则的烧尾宴,足有数十道菜。 哪怕李文成和狄仁杰都不是铺张浪费的人,但给御前送宴,自然不能打折扣,是十足十的两席最高配置烧尾宴。 以蓬莱宫桌案之大,都有些摆不下这珍馐满目的两席烧尾宴。 这两席,都够帝相二人吃十天半个月的了。 于是皇帝便让姜握选了几道菜肴留下后,便召来今日轮值的千骑卫统领,让她将这两席烧尾宴领了去,分与其余当值的女卫。 每日在蓬莱殿御前、以及南北宫门要道(比如离帝王寝宫比较近的北面那著名的玄武门)轮值戍守的千骑女卫,足有数百人,自不会浪费了这烧尾珍馐。 千骑女卫们谢过陛下恩典,很快用食盒欣然运走了满桌珍馐加餐去也。 而帝相两人留下的菜肴,也并不是多名贵的佳肴,只是素日爱吃的。 姜握先舀了一盏汤递给皇帝。 是用山地参、花菇同炖的羊汤,应当是羊选的好,闻之清香,饮之醇厚鲜美,并没有任何的膻味。 这是文成府上烧尾宴的一道汤,姜握一见就留下来了:文成在西北多年,她府上最会料理牛羊肉。 而帝相二人,就这样边对坐用膳,边说起了一件大事—— 圣神皇帝一朝的凌烟阁。 * 其实早在起建明堂时,圣神皇帝就在思考这件事了。 并且在明堂的一层,专门留下了一间功臣图阁。 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要留出一间挂功臣图像的书阁来,实在不是问题。 甚至别说圣神皇帝一朝了,便再往下推十代帝王,要在这明堂里寻阁挂功臣图,也是尽有的。 圣神皇帝道:“朕登基七年有余,已有旧臣宰辅致仕,也该议一议凌烟阁了。” 姜握捧着手里的汤碗,忽然想起了那一日,含元殿上群臣林立,李敬玄质问她:“姜相可是自己觊觎凌烟阁之荣?便以平阳昭公主作筏子,先做定女子入阁的先例?” 当时她说…… 姜握的回忆与现实的声音融为一体。 她转头,是圣神皇帝在说起她当年之言,显然,两人又同时想起了同样的事情。 “我此生,为何不能上凌烟阁!” 其实当年,姜握说这句话的表情,圣神皇帝并没有看见。 虽则当时已然是二圣临朝,她也坐在丹陛之上,但当时姜握这句话不是面对帝王说的,她是转过身面对着质问她的李敬玄,面对着文武百官说的。 故而圣神皇帝当日只看到了她的背影。 熟悉而坚定。 不过圣神皇帝虽看不见她的神情,却能看到文武百官的神情。 当时含元殿上的臣子,除了还在世的李勣大将军,以及王神玉裴行俭等寥寥几人,神色没什么变化,绝大部分臣子都是吃惊的—— 姜相居然真的想上凌烟阁,而且,她居然当众说出来了! 当年,所有朝臣们会吃惊,会在心里腹诽。 然而如今,哪怕皇帝还未正式在大朝会上提出本朝凌烟阁之事,但她也能想到,一旦提起这件事,朝臣们会是什么反应。 果然,月初大朝会上,圣神皇帝一提此事,朝臣们的都颇为心旌动摇。 尤其是凡是着紫袍者,都忍不住想一想:不知陛下第一回 定凌烟阁之图,会选多少臣子入内? 有人便忍不住要算起来:若是选十个,似乎有些危险,但若是选二十四个,是不是能有我呢? 但是,这一回定凌烟阁之事,已经没什么人关注姜握了——反正大司徒总是会上本朝凌烟阁的。 这属于一定会有的、无需讨论的一个名额。 ** 王相府。 两位已经内定保送的凌烟阁(亦可称为明堂阁)之臣,正在赏花聊天。 姜握曾经以为,宫中海棠以及她府上的海棠,已经是花开如锦云霞灿漫的瑶池佳品,后来才发现,王神玉这里,真是什么花都养的好。 她赞过后,却听王神玉道:“这便是术业有专攻吧。” 姜握:…… 一个都要上凌烟阁的宰相,说出‘养花’才是他的术业专攻,若是让其余还在宦海沉浮的朝臣们听了,得多心酸啊。 而王神玉对自己即将入凌烟阁之事也颇多感慨—— 倒不是觉得自己不配:王神玉不是妄自菲薄之人,去岁与姜握说起他‘无用,不重要’,也只是说现在的朝廷已经有辈出的年轻人,再留他宰相位没多大用处了。 但从前,他也是主备过旱灾,亦是资考授官、捡田扩户、贡举改制等事的主理者之一。 他有时候回头去看,都惊异地要夸一夸自己:我还干过这么多事儿呢? 于是此番,他的感慨多是:“若杜师地下有知,一定惊讶坏了。” 杜如晦当年只把这位学生调到司农寺去,自是知道他为人懒散,是指望他干好本职工作,能够看好司农寺就行了。 杜相必是想不到,将来这位学生,历经三朝,跟自己一样做了宰相挂入了凌烟阁。 两人赏过花喝过茶,王神玉又盯着她问道:“六月,可就是刘仁轨的九十大寿了。” 姜握左顾右盼看风景。 她知道王神玉是何意:他从前是数次表示过,我总不能比刘仁轨致仕还晚吧。 可今岁,刘仁轨过了九十大寿,就要上书致仕了,王神玉还特意去乐城郡公府确定过此事。 一想刘仁轨都要彻底致仕了,他却还处于一种特殊的宰相状态,王神玉就觉得这世道没有道理了! 他问姜握道:“难道真要到‘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这般九十而不能致仕的日子?”[1] 姜握努力说服他看好的方面:“王相八十岁,就过上了原本九十岁才能过的‘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的生活,是不是很欣慰呢?” 王神玉看了她片刻后,点着头道:“怪道人说‘慈不掌兵善不为官’,当真如此。” 姜握:……这不是连自己都损进去了?何等杀敌一千自损一千啊。 * 证圣元年秋,上阳宫开学后,刘仁轨方上书致仕。 次年,证圣二年春。 乐城郡公刘仁轨无病而老,逝于洛阳,终年九十一岁。 帝为之辍朝三日,令在京百官以次赴吊,册赠并州大都督。 诏陪葬乾陵,谥曰文献。[2] 第362章 纸币 证圣二年春。 姜握将一贯钱放在一张桑穰纸上。 * 来到这里数十载的时光,她曾参观过许多长辈、亲友、同僚的收藏—— 譬如她曾经作为一只搬运鼠,不断把两位师父的藏书带给彼时被困在掖庭的武姐姐看。 比如曾令她叹为观止的孙神医医书典藏、药材收藏。 再比如受邀参观王神玉搜罗的佳品花木;阎立本、王鸣珂这种爱画之人收集的画作;辛相收集的各种钱币…… 甚至姜握自己也是个收藏家:她乐此不疲收藏各种‘名人’的真迹手稿。 之所以是引号的‘名人’,自是只有她自己能理解的定义。 毕竟按此世的现实来说,姜握如今也算是名人。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她这位大司徒手稿,与如今文学院的学生张若虚的诗词手稿,放在一起告知世人只能选一张带走。 这世上大概只有她,会选张若虚的手稿。 总之,姜握实在是参观过许多收藏的。 然而刘仁轨的收藏,依旧让她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