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
书迷正在阅读:绑定、徒乱人意、夜长春梦多、李治你别怂、栀子花 (父女1v1)、龙,真无耻(人人都想讨龙精,百合futa)、梅香雪夜(父子丼 古言1V2)、【女尊】金华风月(古言后宫NP)、化学反应(1v1 娱乐圈 甜文)、偶遇 (1v1 he)
所以,如果他不在了,他决定把选择继承人的权力,转交给天后!而非继位的新帝! 言罢,皇帝转头看向天后,夫妻二人对视片刻。 皇帝才再次开口与宰辅们道:“若天后在,决于天后,若……可兼取安定公主之意进止。” 在这一刻,五位宰相心底浮现出同样的了然:原来如此,所以是‘镇国安定公主’。 皇帝果然是先帝的儿子。 就像先帝在西域设置一道道屏障,以保社稷一样。 皇帝也是如此,为了将来储位不生大乱动荡,设置了双重保险。 在没有能做合格帝王的儿孙出现之前,由天后和镇国公主来做—— “周公。” 这一日后,媚娘与姜沃曾经有过一次单独的交谈。 冬日细雪纷纷,两人依旧是挽臂同行,从大明宫走向太极宫。其实宫道之上空阔,无处可藏人,比在室内闭门掩户地交谈更为安全,也不引人注意。 媚娘就是这时候,与姜沃说起了周公二字。 她带着几分感慨:“陛下希望我与曜初,都是周公。” 何为周公? 周武王驾崩,周成王年幼继位无法主政。毕竟如果说主少国疑,那么主幼就是国变了。 值此周朝危难之际,周公受周武王之托孤,便代替成王而治天下,不只政皆由己出,甚至‘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如同天子一般,坐北朝南,接受诸侯的朝拜之礼! 可以说,那时候的周公,行的是天子事,受的是天子礼,唯一的区别,就是无天子之名。 但周公何以被历代尊为‘圣公’‘圣人’,一来,是他制礼作乐,奠定礼法之制,二来便是…… “还政成王。” 媚娘将《史记》里的话随口念来:“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匔匔如畏然。”* 待成王长大,能够接掌国事,周公当即还政,退回臣子位不说,还依旧谨慎小心,如履薄冰,且被诬告谋反,也只是无奈逃离。 故而被称为真正的圣人。 * 媚娘止步,回头望去。姜沃也顺着媚娘的目光回首去看。 皑皑雪地之上,是两人一路行来的足迹。 近处很清晰,远处的印记已经渐渐被新的雪覆盖。 姜沃转头面向媚娘,见细雪落在她的睫毛上。 其下,是姜沃极为熟悉的双眼。 冷静而充满野心,如媚娘此刻的声音一般—— “然而,我非圣人。”! 第270章 天后的船 仪凤二年,正月。 这一日含元殿上群臣毕至,并非大朝会,而是观安定公主加封礼。 凡册太子、亲王、公主,皆有册封之礼。 朝臣们早就习惯了,每逢册封礼,他们只负责被通事舍人引到该站的位置上去(因典仪站位与上朝站位不同,且不同规格的典仪排序各不同,若无引导臣子们自己也找不到)。 之后大部分人就可以全程站桩走神了,就只有弘文馆和国子监的学士们,还需要精神紧张一点,观察细致一点:这种典仪之后,他们都得奉命写应制诗。 得把回回相同的册封礼,写出不同的应制诗来,也是挺为难人的。 但今日,学士们应当为难之意大减——因这是一次与以前都不同的加封礼。 * “裴相,请这边行。” 裴行俭踏入含元殿的时候,太常乐人自早就到了,殿中蕤宾之钟,太和之乐,不绝于耳。 通事舍人将他引到殿内上首,而方才裴行俭一路行来,已见殿外按照文东武西的次序,站满了五品以下的官员。 而殿内,与以往上朝不同,除了文武群臣,还有皇室宗亲。 此时已经到了许多。 其中不少皇亲都在好奇打量安定公主的驸马,有些则直接上前与他搭话。毕竟这位深居简出的,除了宫宴上几乎见不到人。 许多皇亲贵戚,到现在也不明白,陛下为什么兴师动众选了这样一位驸马。 而裴行俭看到唐驸马,不由就想起,年前皇帝将他们几位宰相诏入紫宸宫,说起遗诏之事。 果然,皇帝的所有举动都不是一夕之念。 或许,远在定下这位驸马之前,皇帝就已经有了布局的打算。也正如,远在这份遗诏之前,皇帝应当就决定了,是由天后来做未来政治主导。 而听到那份遗诏,终于确定了皇帝的心意,确认了一旦皇帝不在了,天后才是权力的最高掌握者,拥有最高级别的决断权,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裴行俭无法瞒过自己,当时他是松了一口气的。 然后他又不由问自己,是从什么时候起,比起礼法中更正统的‘太子监国’,他实际上已经偏向了‘天后摄政’? 因夫人是城建署的署令,裴行俭曾经近距离去看过一次修路。 混凝土路,是由模子卡出来的,方方正正的模子里倒上未凝固的混凝土,然后一块块向前修去。 最终成为一条平平整整的路。 路与人心仿佛。 他们对于天后的信心,也是在一件一件的朝政大事,军国大事上积累起来的。 无论是当年不计较刘仁轨的‘吕后谏言’,依旧拜相重用,还是不论王方翼是先废后王氏的堂兄,依旧重用其为封疆大吏保辽东,亦或是最出乎意料的,选调文成公主守卫吐谷浑之事…… 都证明了天后的摄政水准。 也向朝堂证明了,陛下择天后摄政,并非从前李义琰、李敬玄等人曾言道的‘因情废公,有私于后’。 那时候,裴行俭也想起了自己多年经历。 尤其是姜相在江南西道提出‘检田括户’,而自己在吏部连轴转选‘劝农使’的日子。 最开始一百多位劝农使都是经他手选的。 而整件事推行的过程中,诸多外在的压力、攻讦,天后都能为姜相和他压住。 天后就是有这样用人就信人的魄力。 故而此事后,裴行俭才会将他两个女婿都调任吏部。他心中清楚,作为吏部尚书,他却下这样的调令,一定会有人去天后跟前说起他任人唯亲,但他依旧这么做了。 正如天后相信他一样,他也已经开始相信天后这个上位者。 所以,在夫人库狄琚提出,要他两个女儿也进城建署的时候,裴行俭也依旧默许,由着她们自己的心意去做。 说来,在得知安定公主册镇国公主的当日,裴行俭回到府中,都被府中夫人和女儿的欢喜沸然之意惊了一下。 至于这么高兴? 至于! “父亲做官‘名正言顺’,怎么会明白我们担忧什么?”他的次女裴宁,人不似名,一点儿也不‘宁’,而是非常爽利干脆的一个人。 她对裴行俭直言不讳道:“将来哪怕天后不摄政,归于后宫安养,父亲也能依旧做着宰相——就算太子殿下监国后,一朝天子一朝臣,会逐渐培养重用自己东宫的人为宰相,但父亲依旧能在朝上。” “可我们不同。这城建署多少人惦记着啊,现在有了玻璃更是如此。父亲信不信,若是天后不再摄政,不出三日,城建署就能‘因故’转入六部,所有的女官都会因‘以礼不合’的缘故被废止。” 裴行俭哑然。 他清楚女儿说的没错。 至于女官手里所掌握的秘方——如果没有权力作为保障,也完全没有用。 刀架在脖子上,你退不退?你交不交? 裴宁跟父亲吐露完心声后,就风风火火走了,去给安定公主准备贺礼去! 说来,她们很喜欢在城建署做女官的日子,但她们很少讨论到将来怎么样。因心知肚明,天后不能一直摄政,总要归政,这是一种始终不能安稳的喜欢。 但现在,多了安定公主做镇国公主!在公主掌权的过程中,能保住自己的出版署,必然也会保住替她生产玻璃提供资金的城建署。 至于再往后,公主之后又要怎么办……世事变幻莫测,谁说的准呢? 如果说,男子在世为官,是在陆地上,地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路可以走。 那么女子在世为官,就像是漂泊在海洋上,起码现在,她们只有天后这一艘大船。 那种畏惧担忧船会翻掉会溺水的恐惧,是常年在地面上生活的人,所不能懂得的。 这一夜,连裴行俭都不知道,夫人库狄琚想到了什么:她们已经有了第一艘、第二艘船,那么将来,这无路可走的汪洋上会有更多的船吗?将来……她们会有自己的陆地吗? * 能走到宰相这一步,裴行俭并不是个短视的人,也不是今日才惊觉,他全家人都已经跟天后绑在了一起。 他也并非是当年许敬宗李义府政治投机的所为。 而是,路就这么一步步走到了这里。 他自问在每一个分岔路口,在选择面前,都没有做出违背自己本心,没有做出不利于国的决定。 那么既然岔路的尽头,是这里,那便如此吧! 而其余宰相的态度,裴行俭也都看在眼里—— 姜相实不必说,帝后的心意,她必是贯彻到底的。 毕竟她才是如今朝上,唯一一位真正与帝后一路走过来的。裴行俭想起永徽初年的自己:当时他被长孙太尉提拔至长安县令,后来长孙太尉倒台,他也因此被外贬至西州都督府做长史。 还是姜相两次上书皇帝,把他调回了吏部司封属,开始了两人多年同僚的日子。 而刘仁轨和辛茂将,明显也对此事无异议。在裴行俭看来,他们跟自己一样,都是有政治抱负的人,因而一步步走到了这里。